-
电商搭台 牡丹江市双龙村“屯小菜”端上市民餐桌
(丁国新)疫情期间,温春镇双龙村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动员回乡大学生参与创业,利用电商平台,把“屯小菜”送进城市小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农民富的“产业带动型”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道路。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008/t20200805_8
-
爱辉区全力推动“挂锄期”农民就近就业
黑河市爱辉区主动作为,以召开全省旅发大会、建设重点项目、发展绿色特色农业为契机,深挖内部潜力,整合就业资源全力,全力推动“挂锄期”农民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08人,同比增长1.9%,扭转了因疫情影响而导致的不利局面。其中,“挂锄期
-
广西家庭农场培育实行双轨示范带动
近年来,广西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重头戏,按照一手抓示范家庭农场培育、一手抓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双轨示范的思路,家庭农场示范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到7月底,广西已登记进农业农村部
-
脱贫攻坚一县一业:望谟板栗
贵州省望谟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是闻名的“中国板栗名县”。2019年,望谟县板栗面积26.2万亩,挂果面积14万亩,年产板栗干果达2万吨,年产值达1.68亿元。 望谟县种植板栗历史悠久。这里气候适宜,群众具有种植板栗的良好基? M?谟板栗理化指标优越,?
-
广西富硒产业带动2.17万贫困户致富
又到水稻收割季节,天等县把孔村连片千亩的生态富硒米示范基地丰收在望。贫困户黄俊高兴地说:“去年我们村有119户种植富硒水稻,县里的楚桦农产品贸易公司与我们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亩均纯收入达到1200多元,加上县政府给予每亩奖补1200元,耕地奖补400元
-
“沙坑”里养鸡 废地变宝地
“种不了,可以养。”在桂平市江口镇莲塘村,90后女大学生陆兰娟连片租下群众废弃的河滩地,建设鸡舍,采用生态放养的模式,养殖肉鸡,从最初的几百羽,发展到如今年出栏量超过百万羽的产业,还注册了“沙坑鸡”商标。 ????这一片河滩地,石头遍布、泥沙交杂
-
中国需求带动新西兰农产品出口增长
新西兰贸易部长戴维?帕克近日表示,虽然新西兰总体出口受到极大影响,但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却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新西兰经济的影响。 根据新西兰主要智库新西兰经济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但得益于中国等亚洲市
-
房山区张坊镇擦亮“房山磨盘柿”品牌 丰富产业链带动村民就业
技术人员指导村民精细化管控柿树 摄影/何建勇 提起房山区张坊镇,最有名的当属“磨盘柿”,当地栽种历史已有600余年,素有“柿子之乡”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近年来,张坊镇林业站助力京郊乡村振兴,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升级,
-
文县: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文县众志生态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5月,位于文县桥头镇丰坡村,合作社周边高山环绕,拥有天然隔离屏障,适合适度规模养殖业发展。合作社一期总投资160万元,目前建成600头标准化猪舍一座, 280平方饲料库房一座, 1000平方PE膜化粪池一座, 生
-
“非遗+扶贫”带动大家一起赢
据报道,重庆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22期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18个非遗扶贫工坊,在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更引发出“涟漪”效应。 首先,非遗得到了更好的保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