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山:京郊小山村的“山水经”
初冬本该是农闲的时候,但在北京西南山沟里的房山区十渡镇西太平村,工人们正紧张施工修建民宿,村民在自家小院里翻新花池,一片繁忙景象。 刚刚过去的夏秋旅游季,西太平村收获了它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后的第一桶金――7月31日至10月8日,西太平村接待游客2万
-
永州市| 冷水滩:仁山村提升乡村“颜值” 美了环境富了乡亲
近年来,冷水滩区仁山村围绕“仁者乐山、众者喜农”的发展理念,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依托本地生态资源特色,发展农业及农业生态旅游,不仅美了乡村人居环境,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走进仁山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迎面展开。家住村口的刘良忠
-
深山贫困村里的新鲜事儿
最近,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出了不少新鲜事儿:全村最脏乱差的陈安??家,竟然开起了特色民宿;村里的有名的“酒仙”砸了酒杯,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劳动好好生活;一组的王家好不容易出了两个大学生,却都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返了乡…… 茶山村位于巫溪、云阳、开
-
七旬村医陈述芳:山村健康“守门人”
新华社重庆2月2日电题:七旬村医陈述芳:山村健康“守门人” 新华社记者周闻韬、柯高阳 戴上口罩、肩挎医疗箱,乡村医生陈述芳开始了新一天的走访。她的工作之一是做好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守好基层卫生室这道农村疫情防控的“前哨”。 医疗箱内,额温枪、血压
-
小蚯蚓带来了“立体产业”――一个山村的循环经济见闻
新华社重庆1月31日电题:小蚯蚓带来了“立体产业”――一个山村的循环经济见闻 新华社记者韩振、周文冲、陈青冰 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村,小蚯蚓让村内的不同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让村民看到了产业致富的希望。曾经深度贫困的龙台村,如今花果吐香,蜜
-
精品推介 |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南山村
* 基本情况 南山村位于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中部,省级森林公园大丰山脚下,距县城56公里。全村总面积28340亩,平均海拔350多米,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1500多人。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最美宜居村庄示范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
-
秦巴山脱贫故事 -- 张湾区:贫困山村喜分红
彭年吉拿着钞票,笑开了花。(通讯员 徐春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徐春晓 刘子祯 “一共2.7万元,我都不敢相信。”2020年12月8日,十堰市张湾区方滩乡王家山村召开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分配大会,63名贫困户分红35万元。贫困户彭年吉拿到钞票,
-
永福:“农文旅”融合振兴乡村
永福县以该县罗锦镇崇山村古民居为核心,着力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格局,全力创建自治区级崇山村“福寿田园”综合体,做大做强优质稻、柑橘、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休闲旅游四大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产业驶上“快车道”。通过引进稻家香及福寿米
-
江津区龙凤村第一书记李明乾――他带领穷山村年人均收入突破两万元
本报记者 赵伟平? 9年前,江津区杜市镇龙凤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出村公路,产业空白,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3000元;9年后,龙凤村不但有了柏油公路,还通了公交车,进村投资的企业就有14家,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 从过去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蝶变成朝气蓬勃的新乡
-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