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盆景的“90后”山村男孩
1月6日,在浙江诸暨东白湖镇小东村,金志鹏(左)向客户介绍香榧盆景。 1月6日,在浙江诸暨东白湖镇小东村,金志鹏(左)和父亲金淼信(中)、舅公邢学中一起讨论香榧盆景的制作。 90后山村男孩金志鹏,2015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了解到本地香榧种植趋于饱和,他
-
石头山上活水来
这是通水后,才买的白毛巾,以前谁家敢用?用一次就得黄。55岁的贫困户杨培林咂了一口热茶,又强调了一句,是真得黄! 荆山腹地,群山奔涌。海拔1200米的湖北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寒风呼啸,山间还盖着一点点白雪。 杨培林的家就藏这大山里,家里的那条白毛
-
一个海拔4800米山村的“新生”
明玛村,一座位于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的小山村,平均海拔4800米,生存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46户244名群众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脱贫难度极大。2016年10月,明玛村整村搬迁至拉孜县城,一个高海拔山村由此获得了新生。 群培次仁家的藏式二层新居位于西藏
-
井冈小山村,围炉夜话“脱贫增收”
▲12月13日晚,村干部带领村民围坐火盆前讨论下一年村里发展方向。 新华社记者胡振华摄 暮色渐浓,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一片宁静,空气中透着寒意。晚饭后,65岁的村民李宗吾在家中大厅生起炭火盆,吆喝着邻居过来烤火。 李宗吾家位于神山村的中心位置
-
科技养“虾稻” 山村甩“穷帽”
“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最近几年里,因为大量投入了新技术,使得姚李镇漫山红村靠养殖“虾稻”实现脱贫“摘帽”。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研发的漫山红村智慧水产养殖系统,能实时监控虾稻田的水质,为“虾稻共养”提供绿色的生长环境。 实时监控
-
重庆彭水:苗乡美如画 山村生财忙
敲敲打打,民间手艺成为致富法宝;煎炒烹炸,乡土味道助力扶贫增收。山林中的生态野猪为何能被一种奇怪的声音叫回家?厨房里的肥美腊肉为何让人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重庆彭水如何利用独特资源打出扶贫组合拳?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