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地兴安 龙药领先】系列报道之十四 大兴安岭地区:“寒地龙药”助力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这是五年生的北五味子,你看,这果坐的多好,这一亩地能采收2000-3000斤五味子,今年又丰收了。”近日,记者来到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局五味子种植户惠桂友的种植园,惠桂友向记者“展示...
-
南疆粮食“一年两熟”关键技术实现大面积推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记者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获悉:今年,新疆农技人员在南疆地区加快推广玉米免耕复播技术,有效弥补了“一年两熟”粮食种植模式下积温紧张、抢种抢收压力大的先天短板,粮食...
-
薛斌到同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考察 持续深化战略合作 携手实现互利共赢
11月1日至2日,按照兵团党委安排,自治区副主席、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薛斌先后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济大学学习考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
-
五常大米加工实现“智能升级”
走进五常市稻香飘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线多加”生产场景映入眼帘:精米、粥米、糙米、胚芽米以及全谷物健康食品加工在同一条生产线完成,制米加工、消毒杀菌、洁净除尘、包装搬运、温度湿度等全部流程...
-
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 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
-
河北秋粮单产总产均有望实现新突破
三春不如一秋忙。10月15日,伴随着机械轰鸣声,邯郸市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西林在地里忙着播种冬小麦。 “我们刚刚收完玉米,马上播种冬小麦,秋收秋种无缝衔接。”李西林说,今年他一共种了...
-
河北阜平县史家寨:科技助力 实现产业集群有机循环发展
近年来,阜平县大力发展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全旅游等六大富民产业,并不断扩容提质延链,形成了“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史家寨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既有的...
-
智慧水肥一体化实现“居家耕田”
8月25日,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农民张常念坐在自家小院里,打开手机中的高标准农田系统,轻触屏幕,水和肥料通过精确配比,被输送到每一株棉花的根系。 如今,大水漫灌的场景在农业生产中已...
-
新疆粮棉如何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
当下,新疆夏粮收购工作由南至北陆续展开。 围绕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开年以来,新疆锚定打造“西部粮仓”目标,确定今年力争棉花总产量继续保持在500万吨以上、粮食产量至少再增加2...
-
精河县:枸杞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眼下,正是精河县枸杞成熟上市的季节,一颗颗红似玛瑙的枸杞挂满枝头,娇艳欲滴。 近年来,精河县以打造绿色枸杞产业为目标,将绿色标准贯穿种植、加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