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地丰收喜报频传 我省有望实现粮食“十八连丰”
年初以来,我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增产、提质、增收目标,抓紧抓实黑土地保护、种业创新两个要害,着力提高市县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打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合拳,奋力夺取秋粮丰收:北大荒集团今年力保粮食总产
-
植物工厂实现水稻种植60天快速收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要突破,将传统大田环境下120天以上的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这为加速作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
-
牡丹江市农业供给能力实现新提升
(丁国新)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去年,牡丹江市坚持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为首要前提、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提高农业基础支撑能力,农业供给能力实现新提升。 http://www.hljagri.org.cn
-
目标定了!2021黑龙江中药材力争实现种植面积350万亩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继2020年取得面积、产量、产值、效益四项指标增速均获全国第一的好成绩之后,2021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还将继续亮剑:围绕产业化发展主线大抓特抓,力争实现种植面积350万亩、初加工量17.5万吨、产值1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
-
山东利津县:现代设施渔业实现“一年三养”
日前,在位于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的海亩牧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邹晓涛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项目占地181亩,总投资1940万元,规划建设48个对虾养殖棚以及蓄水池、冷库等配套设施,计划打造集南美白对虾育苗、养殖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渔业养殖基地。目
-
青岛市玉米技术集成模式实现规模推广 实测产量突破800公斤
10月12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胶州市铺集镇青岛大志濠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进行玉米实收测产,经测量、收获、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822.7公斤。 进行
-
念好棉花产业“转型经”,技术赋能实现“双丰收”
“今年风调雨顺,我们的棉花丰收啦。”9月28日上午,无棣县柳堡镇小开河东岸,辽阔的鲁北平原微风袭来,艳阳之下一望无际的棉田里,白色的棉絮星星点点,山东绿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立华脸上洋溢着笑容说:“现在棉花已经到了吐絮高峰期,前几天我们刚
-
我省首创“双深双晚”玉米种植技术 盐碱地玉米实现亩产695.74公斤
695.74公斤!历经5个多小时的实打、测量、称重、测水分、数据计算……10月14日下午1点多,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公布了无棣县盐碱地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实打测产数据。“试验田3个样点平均产量695.74公斤,对照标准田是454.14公斤。”高瑞杰表示
-
山东青岛:玉米技术集成模式实现规模推广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胶州市铺集镇青岛大志濠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进行玉米实收测产,经测量、收获、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822.7公斤。 进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