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河南农业受灾情况如何?省农业农村厅权威回应
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河南省雨情汛情和抢险救灾进展情况,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就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全省农田积水面积1132万亩 农作物受灾1068万亩 农作物受灾情况:截至7月23日,全省农田积水面积1132万
-
饲草生产如何抗灾保收?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各地饲草生产,特别是苜蓿、青贮玉米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7月24日,河南省饲草饲料站发布饲草生产抗灾保收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饲料生产抗灾保收工作。 饲草生产企业特别是黄河滩区苜
-
《乡村振兴促进法》 重庆如何落地生根
今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不久前,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工作。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至六章依次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其对应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
如果出现强降雨 重庆该如何排水防涝?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2日20时(记者 李华侨 董进)河南强降雨牵动国人心,也让排水防涝这项工作再次引起关注,如何让城市不再出现“看海”现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目前正值汛期,这几天重庆也出现了强降雨天气。重庆的地形容易发生局部严重内涝,比如本
-
秋粮丰收,如何过“虫口关”
秋粮在安徽省粮食结构中占大头,秋粮夺丰收事关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实现。 据了解,目前全省约100万亩的早熟再生稻处于灌浆成熟期;一季稻中有220万亩处于灌浆期,2360万亩处在拔节至孕穗期,660万亩单季晚稻处于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目前一季稻生育进程较上年有
-
《乡村振兴促进法》在重庆如何落地生根
今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不久前,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工作。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至六章依次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其对应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
持续强降雨,农作物如何应对?
连日来,全省普降大雨、暴雨,特别是本轮降雨,雨量大、来势猛、历时长,给正在处于旺盛生长阶段的花生、蔬菜等作物带来不利影响。持续强降雨,农作物如何应对,7月20日,记者采访了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贺桂仁。 贺桂仁表示,持续降雨容易造成田
-
伟大复兴征途中如何定位三农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复兴,何等荣耀,何等功绩!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
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31.4%,夏收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2.9万吨 这份猪粮生产“成绩单”如何实现的?
【开栏的话】 7月中旬起,2021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出炉。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起步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尤为关键。 作为“十四五”规划第一次期中考,四川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从GDP增速到CPI涨幅
-
《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发布 “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何用如何养?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作为东北名片的黑土地具有优越的土壤肥力,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珍贵的黑土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又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为什么我们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