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水稻播种机械化水平超90% 可助农民增收10亿元
随着天气转暖,这两天,在吉林省柳河县姜家店国信农机专业合作社1000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机械轰鸣,3台旋耕机正在对实施了秋翻地的地块进行旋耕作业,为下一步泡田做准备。旋耕作业的同时,合作社的水稻育苗工作同步展开,育苗大棚里4台全自动水稻育苗机开足
-
黑龙江桦南县手工编织带动农村富余劳力达3000余人 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相关部署同时,积极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寻求就业出路、致富门路,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 连日来,在石头河子镇春富村
-
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水上春耕” 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全国渔业生产由南到北全面展开。各地纷纷出实招,大力推广虾蟹鱼稻共养共生的生态养殖新模式,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 水产是菜篮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水产年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在继续抓好防疫的同时,各地分区分类施策
-
千斤玉米良种助力新发地涞源扶贫基地农民增收
初春时节春耕正忙。4月1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玉米大王”李忠跃接收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捐赠给新发地涞源扶贫基地的1000多斤玉米良种,助力河北省涞源县农民顺利播种。 鲜食玉米良种捐赠仪式。记者李锐 摄 2018年,李忠跃随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
-
河北沙河:“花经济”助增收
4月7日,沙河市红石沟现代农业园区的员工在郁金香花圃内劳作。 近年来,河北省沙河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以花卉苗木种植、销售及旅游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4月7日,沙河市红石沟现代农业
-
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十五条措施》
市县党委书记平均每月一大半以上时间用于扶贫工作,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做足功课,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十五条措施》,志智双扶如沐“春”风―― 天雨不润无根之苗,海南省因地制宜在中西部生态核心区市县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工程, 严纪律,提前
-
种植黑麦苗一亩收入五六千元,饲草种植助农增收
导读:随着疫情防控压力缓解,从3月中旬起,宁阳县东疏镇前张庄村开始收割地里的麦子。这不是普通的小麦,而 随着疫情防控压力缓解,从3月中旬起,宁阳县东疏镇前张庄村开始收割地里的麦子。这不是普通的小麦,而是专门用于宠物饲料的黑麦苗。 去年秋季,村
-
四川五大措施助贫困家庭就业增收
新华社成都3月28日电(记者陈地) 记者从27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为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出台五大措施,切实帮助贫困家庭就业增收。 据四川省就业局局长黄晓东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
-
山西小村春意浓:扶贫车间转起来 “家门口经济”促增收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张家河村的扶贫车间内,10余名工人在缝纫机前有序加工。曹云喜供图 中新网长治3月26日电 (吴琼)3月26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合室乡张家河村的学之韵服装扶贫车间内,呈现一片忙碌景象,一批1000套的校服订单和1万副手套订单让车间重
-
防疫增收两不误,村民靠草编“宅”家赚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民有些农产品滞销,有些外出打工受阻,有些出现就业困难。然而威远县高楼村的村民陈梅边看电视边做草编,由自贡市黄市镇工艺品公司上门收购,足不出户每年便有2万元收入。记者21日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每顶帽子收购价降低了一元左右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