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昌平:金灿灿的黄花菜,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菜”
8月正值黄花收成时,日前,记者在昌平区流村镇老峪沟村的种植基地里看到,遍地黄花开的正艳。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试种摸索,如今,村里种植的60亩黄花,在7月中旬-9月中旬的采收期内,平均每亩的稳定产量在2000斤-30
-
科研人才驻扎汇聚智慧力量:“科技小院”助低收入村增产增收
缺技术、缺人才严重制约农村致富。如何留住专家、留下技术,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西集镇车屯村、耿楼村、吕家湾村三个低收入村将推进建设“科技小院”,以智慧助力农业绿色增产增收。 近日,区有关部门在西集镇吕家湾村组织召开“科技小院”推进工
-
东宁黑木耳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东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黑木耳主导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黑木耳全产业链扶贫,带动全市贫困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785万元,建设了黑木耳菌包厂、黑木耳吊袋大棚等项目,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提供了产业
-
忻城“三新”养蚕促群众增收
自动桑叶清洗机、自动喂蚕消毒车、自动上簇架、上通风加全通透式大蚕房……7月28日,记者走进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标准化智慧蚕房,科技养蚕设备映入眼帘。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蚕桑“三新”工程(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大面积推广智能化小蚕集中共育等轻
-
平果:种桑养蚕助农增收
种桑养蚕是“短平快”的产业,收入可观。近年来,广西平果市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有力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近日,平果市旧城镇新更村更刮屯残疾贫困户梁金利说:“种桑养蚕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政府免费给我提供桑苗,还派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今年我
-
天峨县:小李子撑起增收大梁
连日来,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龙滩珍珠李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村民抢抓晴好天气采摘龙滩珍珠李上市。 ????“每年到了李子上市季节,县里积极搭建‘互联网+特色农业’平台,扶持县内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经销商等通过开展电子商
-
融水:电商带动七千多贫困户增收
融水苗族自治县上半年电商交易额8700万元,帮助贫困户销售价值4000万元农产品。今年,该县利用电子商务带动7621户贫困户增收。 ????该县将电子商务作为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增收致富、增加就业的举措。该县建有2000平方米电商中心产业园,集平台搭建、营销推广
-
琼结县“菜篮子”基地助民增收
近年来,琼结县通过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加快了地方经济发展。 图为琼结县助民增收的“菜篮子”基地。 记者 次旺 洛桑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cn/xwzx/tpx
-
产业电商“双引擎” 脱贫增收动力足
立秋时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平所村已是秋色初染。 早晚的天气日益清冷,村民杨秀明却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一早清扫村里的路,还有栈道,然后到太空莲基地采莲子,一个月加起来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呢。”几年前,杨秀明生病,一家五口失去了主要劳
-
商水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增收500斤
“今年我在园区种植2000亩小麦,平均亩产1300斤,个别地块亩产1500斤。而在我们村东坡园区外种植的20亩小麦平均亩产只有800多斤。同样的坡地,同样的小麦品种,同样的肥料,为啥不一样的收成。原因就是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水利设施建设条件好,旱能浇、涝能排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