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油菜花旅游景点为抓手 江西点带状种植与观光融合 促农民增收
从卫星俯瞰,江西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及湖南、湖北那么密集。不过近年来,江西把油菜这种农作物的种植与观光旅游相融合,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引来了更多游客的观赏打卡。 这是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遥感卫星图,和两湖地区相比,江西几乎看不到大片的金黄色
-
“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创业先锋靠手工编织实现增收致富
马红梅是桦南县一名普通农民,她用8年时间实现了从一名农村妇女到创业先锋的华丽转变,不但将手工编织这一中国传统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还在桦南县多个村屯建立手工编织服务网点,带动3000多名农村妇女依靠手工编织实现增收致富,为全县扶贫工作做出了贡
-
四川喜德:依托帮扶兴产业 带动农户就近务工促增收
四川凉山州喜德县是一个彝族聚集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也是凉山州目前未摘帽的7个贫困县之一。当地以现代农业园区和设施农业基地为突破口,带动农户就近务工,促进农民增收。 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由广东佛山和喜德县共同投资建
-
河北栾城:农民增收“姜”军突起
开沟、下种、浇水、搭棚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的田间地头,一派抢抓农时种姜忙的景象。 现在正是种姜最佳时期,播种前要打好沟,挑好姜种,搭好大棚,施足基肥,这样长出来的生姜才个头大、产量高、销路好。在地里忙碌的西营乡金娃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庆山
-
天然“宝贝”促增收――贵州锦屏县培育扶贫产业见闻
刚刚摘帽出列的贵州省锦屏县,随处可见村民劳作的场景,各类扶贫产业从少到多到大,一些天然宝贝通过结构调整变为支柱产业,带来了增收希望。 传统林区写活林文章 春分时节,在锦屏县林区,林下产业渐次铺开。林下,种下的淫羊藿、白芨等中药材以及樱花、楠
-
【农村电商田野淘宝助增收】汝州市甄窑村刘天才:日接订单100单 艾草飘香“拼多多”
(记者丁需学 通讯员郭营战)4月9日,在汝州市夏店镇甄窑村,村里的艾草加工厂负责人刘天才走进梯田里,闻着醉心的草香,满脸兴奋地说:再有一个多月就该割第一茬艾草了,从目前的长势来看,要比往年好。 2019年年初,一直在外打工的刘天才回到村里发展艾草种
-
耀州:发展奶山羊产业 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瑶曲镇衣食村依托自然环境优势,围绕"五个一"产业项目,争取产业扶贫资金,大力发展奶山羊养殖,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模式,以吸收贫困户就业和分红的方式,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今年55岁的武来劳因残致贫,家中三口人,妻子在家务农,儿子在外打
-
河北阜平:整治荒山万亩 带动百姓增收
2020年4月13日,游客在河北省阜平县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游玩。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4月13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内,大道村的村民们正在给梨树拉枝。 自2015年7月,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启动实施,先后整治荒山近万亩,种植各类果树3000
-
羊肚菌喜获丰收 柏乡退役军人带动300余名贫困户增收
长城网讯(记者烟成群通讯员李雪其)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每亩鲜菌产值达三万多,纯收入近两万元。日前,在河北柏乡,赵辰重看着基地一棚棚羊肚菌喜获丰收,话语中难掩内心的喜悦。 赵辰重是一名退役军人。2017年,服役38年的他毅然放弃大城市优越稳定的工作
-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特色产业种植助农脱贫增收
商丘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各地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果蔬、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遍布乡村的生态农场和温室大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希望。 阳春时节,在睢县匡城乡马泗河村,漫天的蒲公英如佩戴降落伞的士兵,撒落大地上。村民种植的近百亩蒲公英成了当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