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今年有啥变化?
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今年有啥变化? 背景: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原则上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30
-
我国拟立法促进乡村振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本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拟作出一系列规定,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草案分为十一章,依次为总则、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传承、生态保护
-
城乡融合促全域乡村振兴 来看南京江宁示范了什么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近日发布,南京市江宁区入选14个县级案例之一。这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这是国家有关部委首次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
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在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国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特别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4下降至2.68,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 ?
-
-
北京海淀: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促进城乡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水清岸绿的南沙河。(摄影:徐鑫) “北部的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没有了以前的脏乱差,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水清岸绿,看着干干净净的河道,打心眼里舒服。”令王先生称赞的水环境,得益于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实施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该工程位于南
-
北京通州于家务:打造“种业硅谷”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
科技农业已成为通州区于家务乡新的代名词。 于家务乡党委书记何志达表示,“十三五”时期,于家务乡坚持副中心建设的高标准,突出科技农业与田园风貌两大特色,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乡党委、政府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双轮”驱动。 2021年
-
城乡融合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
城市贫民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16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发展中国家贫民窟居民数量一直在上升,1990年约6.9亿,2000年约7.9亿,2014年达到8.8亿。贫民窟居住拥挤、环境脏乱、治安恶化,居民缺少正规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生活贫
-
广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记者11日从广东省民政厅了解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2020年全省城乡低保最低标准有所提升。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广东将城乡低保最低标准的设立划分为4类地区。其中,广州、深圳等一类地区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为1050元每人每月,珠海、佛山、东莞
-
青海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持续超98%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全省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已分别提高到858元和95元,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已累计为28万名城乡居民大病患者支付大病医保费用15亿元。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同步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