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州:引导扶贫产业融入产业集群
8月15日一大早,在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葱茏的山林间,村民们正在忙着给草珊瑚除草。 ????村民黄土清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但春耕开始后他及时翻耕土地,按原计划种植大肉姜、芋头。随后,村里引进公司发展林下中药材草珊瑚种植,他也加入种植
-
上林:搭建销售平台 农产品走俏都市
农民种养的农产品不到集市卖,直接售给附近的收购销售中心,再由收购销售中心转运到南宁市销售。农产品飞进城市,农民腰包鼓起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在上林,这已经不是新鲜事儿。 ????8月12日6时,天刚蒙蒙亮,上林县巷贤镇三水村田间地头
-
平桂区:特色产业助力土瑶稳固脱贫
贺州市平桂区土瑶深度贫困地区依托资源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发展茶叶、肉姜、杉树和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做足“青山”文章,以“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发展目标,为863户5075名土瑶贫困人口稳固脱贫提供扎
-
恭城:脱贫“处方”送农家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在种养业等诸多领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能人,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为贫困户开出许多脱贫好“处方”。 ????在龙虎乡龙岭村,李忠林通过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形成规模性种植基地。目前,有10多位贫困户在李忠林的中药材五指毛桃基地
-
田东: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要马上修剪,清洁果园;二要施肥,喷施农药杀虫,保证果树正常抽芽生长……”近日,在田东县那拔镇福星村地头的芒果树下,农技专家给果农讲授芒果采收后的管护要领,群众纷纷点赞。 ????2019年以来,田东县以群众的科普需求为导向,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
-
北流:新型经营主体带富贫困村
“今年我种了5亩富硒水稻,现在已经收割了。”北流市新荣镇扶中村贫困户李家壮去年种植富硒水稻3.5亩,收入7000多元。他今年扩种到5亩,加上农闲时就近打工的工资收入,他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据了解,北流市伟民米业有限公司在扶中村建立3000多亩富硒
-
灵山:桑蚕种养助增收致富
8月7日,灵山县平南镇勒菜村锦盛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桑树地里除草、护理桑苗。 ????勒菜村桑蚕种养项目是由钦州市委编办驻村工作队员积极联系引进、返乡创业人士黄锦群投资的,目前有桑树种植地100亩和育蚕棚560平方米。基地去年5月19日开始种植
-
武鸣区: 整治环境提升风貌 建设和美幸福乡村
记者从日前南宁市武鸣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该城区获得自治区政府督查激励。当前,武鸣区通过突出规划引领,深化环境整治,强化风貌管控,做强特色产业,完善乡村治理,建立长
-
故城“五金”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增收
日前,在故城县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内,北半屯村脱贫户陈运海正在给肉鸡喂饲料。“县里发展扶贫产业,我不仅在合作社入股分红,靠托养奶牛、打工每年还有两万多元收入。”陈运海乐呵呵地说。 陈运海得以脱贫,正是依靠了故城县着力培育的“金鸡”“金蝉”
-
河北辛集做大梨产业 做强梨品牌
八月梨飘香,梨果大市河北辛集又迎来丰收的季节。 近日,2020中国梨产业年会在辛集召开。与往年召开梨产品订货会不同,今年该市将中国梨产业年会“请进来”,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客商齐聚辛集,为辛集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年会上,该市首次举办了“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