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支书的“解题诀窍”
生活是一位出题人,你必须认真写下答案;有时题目很难,你得一试再试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村支书彭运江就是个解题书记,能带领村民破解一道又一道发展难题。 2005年,彭运江任陇木峒村村主任。摆在他面前的,首先是一道历史题:
-
林景虹养“鼠”脱贫创业记
养鼠也能脱贫?在广西钦州,贫困户林景虹通过养殖竹鼠不但自己脱贫,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林景虹是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丽光华侨农场农民,由于家庭变故,他从小依靠爷爷奶奶养育读完高中。2002年林景虹考入武汉一所院校,却因为家中负担太重且无劳力,1
-
让鲜花开满村庄――记巴中市罐子沟村带头人李兰
走进深秋,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罐子沟村,青山环绕、花果飘香,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农家新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水泥路连着一片片绿意浸染的产业园,宛若世外桃源。 罐子沟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无产业,村民大多在外务工,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
-
固沙又增效 我国第八大沙漠发展“甜蜜产业”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李云平)眼下,作为我国第八大沙漠的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种植的1000亩有机仿野生甘草喜获丰收,在固氮治沙的同时每亩可实现产值9000多元,进一步发挥沙生中药材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乌兰布和沙漠日照充足、昼夜
-
革命老区新县“借鸡生蛋”促振兴
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位于豫南大别山区的新县是老区县、山区县、贫困县,但一度缺良田、少资源、缺产业的老区人民却闯出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道路。近年来,新县借鸡生蛋,支持攒了资金、涨了见识、学了技术
-
老区拔穷根 发展有奔头
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
-
“悬崖村”吃上“旅游饭”
今年45岁的光头河鱼庄老板刘毅常常会在朋友圈晒晒他家餐厅人气爆棚的动态和村里的山水风光。我是因为跟着村里的发展才享了福。他说。 刘毅的家乡位于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习惯把化屋村叫作化屋基,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意为白岩脚下的寨子。顾
-
一碗螺蛳粉串起一条致富链
一碗粉,不仅做成了俏销各地的网红,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短短5年间,预包装的广西柳州螺蛳粉,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美食,成长为年产值约60亿元的大产业。广西柳州还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一二三次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螺蛳
-
发展中药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省金寨县中药(西山药库)产业发展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抓业务工作同时狠抓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重点,服务脱贫攻坚大局。一是抓主体带动。鼓励中药产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销售、入股分红、务工增收等方式,组织中药产业
-
新华社评论员: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疫情防控工作仍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