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宜宾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八条政策措施
(一)实施农民工市内就业工程。支持本地籍农民工在本地就业,首次进入市内用工企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100元就业补助,稳定就业两年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150元就业补助,稳定就业三年的给予每人每月200元就业补助,每人最多享受三
-
门外汉创业卖鸭蛋 靠口碑实现年销售额4000多万
王鹏,一个好坏鸭蛋都分不清的门外汉却要创业卖鸭蛋,接到百万订单,喜出望外,却不知即将跌入人生谷底。敲鸭蛋,听鸭蛋,小技巧却为他一年省下十五万元。从一箱到三箱,小订单背后却蕴藏着百万大订单。他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鸭蛋,他最终用口碑赢得人心,成
-
高中生下海创业,几十年来他始终将家乡的利益放在首位
胡海剑是一位徽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对家乡的付出,被社会赋予了多项殊荣。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始终心系人民,为人民谋福祉。 高考失意的胡海剑打起背包,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带着自己的梦想前往上海打工,那年他刚满18岁。在上海打工期间,胡海剑用他的质朴
-
辞掉高薪工作,他回乡创业把“竹食品”推广到了全国
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把原汁原味的竹产品销售到五湖四海,就像麦当劳一样遍地开花!大学刚毕业的李邦瑞信心满满地说,要尽自己所能,将宜宾的竹产业、竹文化推广出去。 结合宜宾竹产业的快速发展,李邦瑞和同学开创了竹海家筵川菜竹食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从竹
-
侗族青年“文化创业”带动乡村技艺“复兴”
时隔十七八年,76岁的侗族老人王阳英又开始织布和染布了,寨里一位年轻人文化创业的成功激发了她重拾侗族传统技艺的决心。 我们侗族很多人从小就学习织布、染布,我以前自己也织布、染布、缝制衣服,后来市面上机器织布多了、快了,我们又要出门干活挣钱,就
-
林景虹养“鼠”脱贫创业记
养鼠也能脱贫?在广西钦州,贫困户林景虹通过养殖竹鼠不但自己脱贫,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林景虹是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丽光华侨农场农民,由于家庭变故,他从小依靠爷爷奶奶养育读完高中。2002年林景虹考入武汉一所院校,却因为家中负担太重且无劳力,1
-
村官裴春亮: 一份“提案”催生一批创业“潮人”
裴春亮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成员畅聊农村发展情况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支部书记裴春亮,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呼吁建立与农村农民需求相适应、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配套的人才培训机制,打通科技兴农的最后一公里。
-
“西瓜书记”带领农村青年创业记
把今年最后一批西瓜装车、发往深圳后,梁天校蹲在田头琢磨着,明年再租100亩地扩大生产。今年的西瓜单价比去年涨了快3毛钱,他租种的100亩丢荒地,带来了约15万元的纯收益。 3年前,他从广州辞工回乡;现在,他靠着种西瓜买了车、盖了房。还令梁天校高兴的是
-
将“朽木”化成“宝”:大别山深处的创业青年
图为院子里的木材原材料 刘亮 摄 中新网安徽岳西12月8日电(刘亮)安徽省岳西县的大别山深处有一位特殊的木匠家,她虽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木材雕刻专家,但却巧妙地将这些废弃的木材变废为宝。 这位木匠家名字叫方红,是岳西县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之一。2014
-
革命老区新县“借鸡生蛋”促振兴
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位于豫南大别山区的新县是老区县、山区县、贫困县,但一度缺良田、少资源、缺产业的老区人民却闯出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道路。近年来,新县借鸡生蛋,支持攒了资金、涨了见识、学了技术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