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 南繁科研任务分秒必争
每年春节期间,恰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南繁科研攻关的紧要关头,科研人员候鸟般飞来南繁基地,今年也不例外。在严峻的肺炎疫情形势下,作科所南繁基地科研人员与条件保障处一线管理、服务人员守望相助、密切配合,在科研前线打了一场疫情阻击战
-
新疆将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
关于做好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地、州、市农业农村局: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自治区追溯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自治区追溯
-
华南农业大学: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华南农业大学。人民网 冯粒 摄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冯粒)据华南农业大学官网7日消息,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消息称,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的最新
-
科技种菇助农增收――江西新余下村镇产业扶贫见闻
新年伊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欣欣荣菌菇基地的智能恒温大棚里菇香四溢。现在正是香菇上市季节,我们基地的香菇质量上乘,常有来自上海、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客户上门收购,还可以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基地负责人付小华说。 小镇种植的香菇缘何走上国
-
唐山玉田:“庄稼卫士”变身“防疫尖兵”
科技日报讯 (李艳辉 李洋 记者刘廉君)无人植保机飞到咱们小区来消毒啦,请大家关闭门窗,做好防护!2月3日,在河北省玉田县的一个小区内,许多宅在家里的百姓接到通知后隔着窗户看新鲜。当天,原本在田间地头为农田喷药的无人植保机飞上小区十几米的位置,在3
-
贵州在高海拔蔬菜基地推广“智能农场”
新华社贵阳1月11日电(记者李黔渝)在平均海拔2200多米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科技人员将在5000亩白菜、白萝卜、莲花白等三白蔬菜基地试验一项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的新技术,将试点的蔬菜基地建成智能农场,为全县40万亩蔬菜基地探索先导技术
-
我国增值肥料产量居全球之首
伴随我国农业开展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场减肥增效的绿色转型升级正在化肥行业快速推进尿素、磷铵、复合肥等大宗化肥进入转型期。2019年全国增值肥料总产量达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高效肥料品种。 这是记者11日从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9
-
我国科学家首创应用ScCas9定点编辑水稻基因组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将ScCas9蛋白应用于水稻细胞基因位点识别和定点编辑,证实在水稻中有较高的编辑效率,可识别PAM序列NNG基因位点,扩宽了植物基因编辑应用范围。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
-
我国已构建大规模斑马鱼定向基因突变体库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等24家科研单位的学者组成的学术联盟,历时6年,成功构建大规模斑马鱼定向基因突变体库。这一基因突变体库通过设在中科院水生所的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对科研人员开放,具有重大社会效益。
-
“互联网+农技” 保障防疫时期春耕生产不停歇
江西各地农民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住晴好天气,积极投入春耕、春种等农业劳动中。图为近期,在江西省南昌县三江镇汗塘村,村民在大棚里采摘水果。 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疫情当下,春管在即,如何因苗因地实施小麦春季管理?如何预防小麦春季冻害?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