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三个结合”擦亮乡风文明“底色”
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大安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三个结合”为抓手,大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精神引
-
牛劲十足开新局――舒兰市发展肉牛产业纪事
走进舒兰市开原镇前开村博飞牧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圈舍里百余头育肥牛膘肥体壮,山坡上散养的能繁母牛悠闲自在,千余吨玉米秸秆在黄储窖里发酵成饲料。 作为全国畜牧大县、全省肉牛生产大县的舒兰市,截至2020年,肉牛饲养量达到30.5万头,出栏量达到16万头
-
九万余户农村厕所旧貌换新颜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曾是过去农村厕所的写照。随着2018年以来一? 安匏?革命”在长春市农村持续推进,3年间21.7万户农民用上了新厕所。今年,长春市计划改造农村户厕90164户,占全省任务总量的56.35%。 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分类有序加快
-
马鞍山村,全国文明村这样炼成!
在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荣誉簿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全国文明村。 拿到这个荣誉,不容易! 要知道,它可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表彰的一个全国性的荣誉称号。 看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了,在全国众多参评的文明村镇当中, 马鞍山村为何能脱颖
-
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我省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走笔
吉林省农民工人员返乡创业累计达到9.54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4%,直接带动就业40余万人……一组数字展示出我省推动农民工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快速转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我省将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
-
松原:精心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全村经济总收入实现7440万元、人均收入2.2万元,这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松原市宁江区民乐村去年的成绩单。今年,随着土地集约化发展的继续推进,民乐村也将迎来新的丰收年。与经济发展交相辉映的,是该村优美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村风。 近年来,松原市积极推
-
因地制宜夯实绿色有机品牌――长白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侧记
长白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优势开发、示范带动、扩大规模”的思路,以绿色转型为发展理念,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人参和食药用菌为主导,中小药材、经济动物、经济果木、经济作物等
-
线上“贷”动 农民种地不差钱
“今年多亏了榆树农商银行的20万元家庭备用金,帮我解决了购种买肥的难题。”日前,榆树市五棵树镇爱国村种粮大户孟繁伟说,去年的玉米没有及时售卖,手里的资金不足,今年在榆树农商银行的指导下,他通过手机线上申请了贷款,钱很快就到账了,解了燃眉之急。
-
青山翠谷出奇珍 朝气蓬勃焕生机
夏至过后,一望无际的长白山林海满目葱茏,地处长白山余脉的蛟河市黄松甸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随着气温回升,智能化的联栋木耳大棚内,春耳长势良好,正在采摘。 黄松甸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森林覆盖率达91%,地势高寒,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
-
建好“小庭院” 彰显“大民生”――辉南县“美丽庭院 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纪实
近年来,辉南县积极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以妇女为主体,以家庭为切入点,聚焦“美丽乡村”,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通过一家一户小庭院“洁化、序化、美化、绿化”的美丽蜕变,带动了乡村环境的全面改善,带来广大村民文化素养、文明家风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