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查干湖种植结构调整“真给力”
为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春天,查干湖环湖一公里范围实施种植结构调整项目,该项目是推进查干湖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前郭县走向高效率、高品质农业发展之路的“关节”所在。如今,金秋收获季节已浓,沿湖农作物种植户收入颇丰。 据
-
“四好农村路”已成为通化市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都说要想富就修路。截至2019年末,通化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815.8公里。建制村全天候通客车率为100%;2公里范围内建成了农村客运站点的建制村344个。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共882台,其中城乡公交车辆558台,公交化运营农村客车145台,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比率为
-
农业专家把技术送到一线 杨凌探索出一条科技助力脱贫新路径
今天(9月24日)下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杨凌示范区已全面完成区内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实现了83户、117人全面脱贫。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组织
-
西安周至县:猕猴桃种出红火好日子 电商助力贫困户不愁销路
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今天(9月24日)下午,“e购西安,尽享好物”陕耀?网络扶贫e起来西安专场活动第二站来到了周至县的猕猴桃园采访采风。 走进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的猕猴桃种植园,放眼望去,低矮成片的园子里,一串串鸡蛋大小的猕猴桃缀满枝头,一
-
铜梁:美丽乡村成了群众喜欢的样子
“红砖白墙好风光,车水马龙人熙攘,家家户户心欢畅,奔小康……柏油公路通到村,入户道路户户通,玫瑰花开人气旺,真的好……”铜梁区南城街道西来村村民们自编的“三句半”《夸夸咱们西来村》,唱出了西郊绿道沿途居民的幸福,更唱出了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
-
梁平粮农当上“甩手掌柜”
“把田托管给合作社,当‘甩手掌柜’,比起自己下田种地,不仅轻松很多,粮食产量还提高了不少。”近日喜迎丰收的梁平区碧山镇种粮大户陈伟说,自从稻田全程托管后,以往费时费力的水稻收割不再愁,自己只需准备好足够的编织袋运粮食就行。 2017年,陈伟在碧
-
靖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2200万元
近日,笔者走进灵山县平南镇桃禾村贫困户莫丽芬的茶园,一阵阵茶香扑鼻,莫丽芬和几个稍上岁数的妇女边采茶边唠着家常、互相打着趣,时而发出哄笑声,她们热情而爽朗的笑声随着此起彼伏的采茶声,汇成一片欢歌笑语。 “以前在家里没有收入,就靠编织一点竹编
-
那坡构建乡村产业服务链
9月22日,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农户杨玉英赶往村里的农资超市购买化肥,购买后立即回到桑园施肥,前后不到10分钟。“全村有桑园2086亩,村集体与经销商合作开设农资超市,不仅让集体经济获益,又方便村民种桑养蚕。”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关勇说,今年1-8月,农资
-
丰都三元镇:种上致富果 日子甜如蜜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4日6时讯(通讯员 邓尧予)重庆市丰都县三元镇梯子河村是当地的红心柚种植基地,这些天,断断续续的秋雨为红心柚果实膨大提供了利好条件,村民们正抢抓时机,在自家的果林里忙碌着,疏果、施肥,尽管忙得不可开交,可大家心里都甜滋
-
重庆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9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重庆多管齐下稳住粮食安全,粮食产量已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今年以来,市财政已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2亿元,引导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办法培肥全市3000万亩耕地。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