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洱源:走出“生态+扶贫”双赢特色路子
脱贫攻坚以来,洱源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1.13亿元,纵深推进产业发展,夯实产业扶贫的基础,着力落实就业,设置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在与贫困做斗争的同时,致力于恢复生态的活力和张力,积极发展林草、林豆、林药、林禽等林下产业,培育一批生态好、环境美
-
柴达木盆地里脱贫致富奔小康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善民生福祉新时代的强音!海西州委、州政府始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
-
民乐县下好人才“三步棋”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民乐县着力下好本土人才培养、县域外人才回引、专技人才服务“三步棋”,推动人才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流动,凝聚人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下好“本土人才培养”棋。实施“优秀人才定制”计划,定期举办“企业家大讲堂”和企业家精神宣
-
北京平谷:“54321”工作法,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平谷区以“坚持党员带头、强化机制保障、激发全民参与、紧盯投放环节、提升文明素养”为思路,采用“54321”工作法,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垃圾分类工作日益成为“新时尚”。 6月,其他
-
平谷区大兴庄镇探索“垃圾不落地”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在当代旭辉墅小区,区下沉干部、青年志愿者、镇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志愿服务小组,正组织着激烈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居民们参与竞答就有机会领取垃圾袋、垃圾桶等奖品;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兴庄镇携手区妇联“童行”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
北京昌平:金灿灿的黄花菜,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菜”
8月正值黄花收成时,日前,记者在昌平区流村镇老峪沟村的种植基地里看到,遍地黄花开的正艳。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试种摸索,如今,村里种植的60亩黄花,在7月中旬-9月中旬的采收期内,平均每亩的稳定产量在2000斤-30
-
海淀区召开2020年农村系统第二季度工作会暨农资委会议
为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下半年重点任务,推动农村地区更好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7月24日,海淀区召开2020年第二季度农村工作会暨农资委会议,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主任吴计亮,副区长、区委农办主任沙海江出席会议。区农经站、各镇党政主要领导
-
合川:龙凤镇加强农村秸秆管理 巩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5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云)近日,笔者从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获悉,该镇作为一个农业大镇,每年夏秋季节会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为避免村民随意堆放或乱扔秸秆影响农村环境卫生,该镇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引导,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
梁平:将新建和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500户 乡村振兴按下“美颜”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5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张常伟)棕色的瓷砖地板、简约花纹墙体,洗衣粉、沐浴露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抽空打扫约4平方米的厕所,是重庆市梁平区和林镇平都社区十组贫困户张同芳每天必做的事,有了厕所,“方便”更方便了,张同芳的幸
-
科研人才驻扎汇聚智慧力量:“科技小院”助低收入村增产增收
缺技术、缺人才严重制约农村致富。如何留住专家、留下技术,变“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西集镇车屯村、耿楼村、吕家湾村三个低收入村将推进建设“科技小院”,以智慧助力农业绿色增产增收。 近日,区有关部门在西集镇吕家湾村组织召开“科技小院”推进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