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流通协会开展抗洪救灾爱心捐助活动
今年汛期以来,繁昌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他们在开展排水防涝生产自救同时,积极加入到抗洪防汛救灾捐助活动中。 7月16日一大早,繁昌农产品流通协会就组织人员采摘新鲜的瓜果,准备各种优质农产品。其中有百乡谷公司2000多斤西瓜、五莲
-
切实抓好农业救灾补损工作
防范于“早”。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汛情,强化指导服务,确保农业安全度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早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各类工作群等发布预警信息2万余条。组织农民加固设施大棚和畜禽圈舍,清理疏通田间沟渠和畜禽场排水系统
-
让“禁渔令”落地有声
安徽繁昌县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拆解渔船。 湖北十堰市渔政部门一艘执法船正在水上执法。 6月29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刊发“来信调查”《长江禁渔,为何还有禁而不止的现象》,反映了长江十年“禁渔令”实施后,沿江多地偷捕现象时有出现、渔政执法力量较为薄弱
-
秸秆收储利用“四方共赢”
今年“三夏”,安徽蒙城县通过制定奖补政策,推动秸秆变废为宝促增收,实现秸秆利用企业、秸秆收储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四方共赢”。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打捆秸秆约43万吨,离田面积达110万亩,秸秆离田率达55.8%。 在政府支持下,秸秆利用企业与收
-
打造稻虾共作全产业链
一个年产量20万吨的稻虾米加工基地、一个投资两亿多元、日均加工量40万吨的虾产品加工基地正在安徽省全椒县紧锣密鼓建设中。据悉,这是该县为解决龙虾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定向招商引资的成果。 全椒县副县长秦安明介绍,该县小龙虾养殖面
-
渔民渔船全部退捕
滁州市南谯区全面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目前,该区30艘渔船、3艘住家船、8艘辅助船及渔具渔网无害化拆除销毁工作已全部完成。 该区农业农村、公安、水利、人社等部门组建联合工作组,上船逐一对退捕渔船和渔民进行核查、登记、公示、安置等,引
-
产业园拓宽脱贫路
记者近日走进无为市无城镇黄汰村,在该村660多亩高标准蓝莓产业园里,一株株幼苗长势喜人,一派“村在园中,园在村中”的景象。 黄汰村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有贫困户164户384人,2016年以前村里没有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还有50余万元外债。驻村扶贫工
-
芜湖提前完成退捕转产
记者7月6日从芜湖市渔业渔政部门获悉,该市将禁捕退捕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做到不落一船一人。截至5月27日,芜湖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登记在册的1033艘捕捞渔船全部拆解完毕,提前完成省下达的退捕转产任务。 长江芜湖段全长131公里,从事渔业捕捞渔民约2567人,
-
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种模式”
一是推行“截污建池、收运还田”模式。主要解决“中小散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问题。通过干清粪,配套建设雨污分流、粪污腐熟、粪肥贮存和还田利用设施,养殖户自用或经农民合作社或第三方企业开展粪肥“收运还田”利用;二是推行“农牧结合、制肥还田”
-
科技减灾给高山蔬菜上“保险”
入梅以来,连续的暴雨天气让安徽多地受灾。然而在降雨量较大、山洪灾害频发的岳西县境内,记者看到当地的山区生态型蔬菜产业,因为有了农业科技的支撑农户损失大大降低。 “我们这里近20天几乎天天下雨,最大的一次半天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以前遇到这种灾害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