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桑巨变七十载 砥砺奋进再出发
红山矗立,碧水中流。悠悠七十载,古老“日光城”,焕发新活力。 行走在新打造的拉萨滨河路一带,可见绿草如茵、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滨河路已融入居民的“生活圈”;夜幕降临,到拉萨河三号坝桥走一走,楼宇、桥梁的灯光交相辉映,车水马龙演绎着拉萨城特有
-
唐古拉山的见证――走进“十八军独立支队进藏第一乡”聂荣县永曲乡
图为壮美的唐古拉山脉。记者 赵书彬 摄 巍巍唐古拉,山脉横贯二千里,白雪为冠六千米,青藏之界,江河分野。 莽莽大草原,风拂南北逾千年,天翻地覆七十载,古今巨变,一望无极。 解放军西北进藏从这里胜利“抢过进藏途中的最大难关”。过去的索德多玛部落成
-
浪卡子县曲增村乡村振兴专干古桑措姆:平凡岗位上的奋斗与“蝶变”
在浪卡子县伦布雪乡曲增村,提起乡村振兴专干古桑措姆,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村干部更是视她为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时常夸她“有知识、能担责,非常优秀”。 古桑措姆出生于洛扎县,2019年7月从西藏大学毕业后,主动报名并顺利通过考核,来到浪卡子县成为一名
-
西藏自治区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学史力行的重要指示,开展学习研讨、宣讲宣传、专题培训等
-
新牧民洛曲: 致富不忘众乡亲
洛曲,那曲市申扎县申扎镇七村人,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洛曲从小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小村庄,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常年大风、大雪,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1998年,洛曲用多年存款购买了一台手扶拖
-
那曲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闻:村美民富产业兴
盛夏时节,行走在郁郁葱葱的羌塘草原,一栋栋具有地域特色的安置住房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平坦的道路纵横相连,一家家繁忙的扶贫车间有序运营……处处可以感受到乡村振兴给城镇、乡村带来的巨大改变。 构建宜居家园 在巴青县杂色镇拉普阿塘村苗圃种植基地,3
-
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牢记殷殷重托感恩奋进新时代 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藏力量 吴英杰主持 拉萨7月23日讯(记者 蒋翠莲 常川)2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扩大)
-
加查县返乡大学生索朗见参的创业故事:大山深处的家庭牧场
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3年,当索朗见参还在上高中时,一场大病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当时,给爸爸治病花了30万元,医保报销了5万元,剩余的25万元,是东拼西凑借来的,直到前两年才陆陆
-
防沙治沙
图为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防沙治沙现? <钦? 杨小娟 摄 近年来,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坚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探索出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完善的“截沙源、降风速、固流沙、增植被”的河谷防沙治沙技术体系,为我区防沙治沙提供了成功的技术模式。该
-
小白杏开启幸福密码
7月25日,在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开来村,一位村民正在翻晒杏干。目前,开来村小白杏已销售一空,部分村民正在把自留的小白杏加工成杏干。 “5年前,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在自家地里种上了高产小白杏。”村民阿不拉江?日扎克高兴地说,“2021年,平均一棵杏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