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文/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静 摄/陆文祥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国良 这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作出指示:黑龙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要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2018年,总书记在这里殷殷嘱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
-
应科学界定“城乡”概念
提出“城乡”界定问题,完全归因于笔者对我国城乡发展实践的观察。在农村调研中常常能碰到一种情形,调研所在地的官员推荐的有些参观点其实不是乡村,而是城市功能区,甚至就是一个小城市。有的地方向调研者提供的支农项目,仔细辨别之下,也可发现它们其实
-
党的农民群众路线百年演进及其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岁月与三农密不可分。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根植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
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
-
丰收背后有个“隐形英雄”
今年夏粮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损失率降低1%,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 丰收背后有个“隐形英雄” 核心阅读 今年夏收,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较常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 通过走好
-
一颗土豆“码”上出道
曹勇喜欢7月,这是马铃薯开花的时节。 去过甘肃定西的人都知道,其貌不扬的土豆也有如此美丽的时候。白色、粉色、紫色……黄土坡上,五颜六色的马铃薯花成团成簇,一片一片连在一起,美不胜收。当地自古就流传着一句话,“洋芋开花赛牡丹”。 通过地面上的花
-
能攥出“油”的黑土地 如何“用好养好”?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记者在我国东北黑土区采访发现,面对退化的黑土地,近年来东北地区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探索适宜不同地区的黑土保护模式,黑土地正重回绿色和健康,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基? ?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形成极为缓慢,
-
黑土地上,抓牢玉米“中国芯”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7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耿馨宁 摄 新华社记者丁玫、宗? ⒀η辗? 夏日里的黑土地,青纱帐一望无际。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走进富民种业科技示范园,一排排挺拔的玉米就像接受检
-
筑牢农业现代化的种业根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并强调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
-
聚焦土地改革 强化法律责任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第743号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司法部、自然资源部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条例》修订出台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