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农田土壤墒情简报2019年第15期(总第267期)
墒情区域性明显 做好抗旱保苗工作 5月12日夜间到13日,全省多地降雨,截至13日08时,全省平均降雨量为2.3毫米,地区分布:四平8.2毫米,长春4.3毫米,辽源2.9毫米,松原和通化2.0毫米,白城1.7毫米,其他地区不足1毫米。降雨使部分地区的农田土壤含水量有所
-
吉林省农田土壤墒情简报2019年第14期(总第266期)
墒情不足 抓好抗旱保苗 5月6-9日,我省多以晴天为主,多数时段气温较常年偏高,并无有效降水,全省农田土壤墒情整体不足。因此抗旱工作仍要放在首位,因地制宜继续做好抗旱播种及抗旱保苗工作。 ●农田土壤墒情状况 5月9日,全省共有149个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站
-
吉林省农田土壤墒情简报2019年第13期(总第265期)
旱情有所缓解 继续开展抗旱 进入5月份,我省气温波动大,多数时段气温较常年偏高,特别是5月3日-4日我省出现明显高温天气,此期间全省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3.3℃和6.2℃;5月4日傍晚开始,全省出现降水过程,但雨量和区域都存在不均匀性,但降水对前期旱情
-
“四轮驱动”促建“小农水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北部的同大镇和郭河镇拥有22万多亩圩区耕地,是国家优质粮、优质油主产区。从2015年起,两镇连续五年累计投入6.4亿多元项目资金,通过圩堤加固、修建泵站、沟渠清淤、农田整治等“四轮驱动”,实现了基本农田小农水建设一年一个目标,保障
-
铜陵市成功发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非标专项债
日前,铜陵市成功发行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项目非标专项债券,第一期发行额度0.8亿元、期限10年、利率2.95%,标志着铜陵市在探索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市县两级地方配套资金上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高点谋划。市政府主动谋划、破解农田水利
-
良田,底气足了!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当前,正值“三夏”大忙时节,麦田里机声隆隆,全国夏粮一派丰收景象。 近日,河南省淮滨县小集村、樊围村2019年新建的6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迎来了丰收。今年夏粮两村平均亩产429公斤,比往年提高15%左右,和全县平均单产386.4公斤相比,
-
安徽六安: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
初夏时节,站在高标准农田里,只见阡陌纵横,路通渠连,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青青的秧苗长势喜人,呈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现在种地可省事了,旱能浇、涝能排,丰收不再靠天了。”安徽省六安市
-
蚌埠:“三聚力”努力开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新局面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是全省粮食核心产区。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新一轮机构改革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农田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扎实推进“三聚力”,努力开创高标准农田建
-
房山区扎实推进季节性***农田保护性耕作
将农机深松整地1万亩,秸秆粉碎覆盖还田6.3万亩,开展少、免耕播种作业并建设扬尘监测点。 目前,已完成深松整地3095亩,秸秆粉碎还田2.1万亩,少、免耕播种2.1万亩,并已签订扬尘监测点建点合同。 原文网址: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1083
-
护好“饭碗田” 稳住“粮袋子”(秋粮探行?追踪高质量)
高标准农田抗风险,地力提升1―2个等级 “旱能浇、涝能排,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突突突……”拖拉机在稻田里来回行驶,江西新干县大洋洲镇新市村田间一片忙碌。低洼地段的农田里,村民正用水泵排水;被冲掉庄稼的农田里,村民忙着进行补种。 新市村种粮大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