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铺就“四好农村路”6.14万公里
新华社重庆12月1日电(记者周闻韬)记者1日从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获悉,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重庆已建成“四好农村路”6.14万公里,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达率达99.9%、通畅率达91.4%,预计今年底将全面完成6.26万公里的设定目标
-
冷链暖农心!湖南着力解决果蔬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
“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显而易见,果蔬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蔬菜产业为湖南省种植业第一大产业,是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统计,2019年湖南省蔬菜产量3969.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达800余万亩,水果种植平均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增加。 果
-
常德市| 3年筑路5860公里 全市自然村实现“组组通”
“路好走了,卖橘子再也不愁啦!”说起家门口的水泥路,石门县新关镇长岭村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 长岭村由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几乎家家种橘树,数千亩柑橘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往年由于有的地方不通公路,山上的柑橘运出去卖十分困难,要么靠村民肩挑背扛出来
-
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助力打通依法治国“最后一公里”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安排及“七五”普法工作等方面情况。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4亿人口的大国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信仰法治,是人
-
最美乡村路 打通京郊致富路
对于延庆大庄科乡农家院老板张小平来说,今年有个大喜事儿――家门口的莲花山路拓宽改造了,曾经颠簸的“搓衣板”路变得平整漂亮,还结束了多年来不通公交车的历史,进山游玩的城里客人越来越多了。莲花山路是今年北京15条“最美乡村路”之一,也是本市乡村
-
河北平乡:“田间”变“课堂” 打通助农增收“最后一公里”
“要想丰产又丰收,小麦冬管很关键。小麦从出苗到越冬是营养生长时期,咱们冬季管理的目标就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根系发达。”河北省平乡县寻召乡赵流渠村麦地里,平乡县科协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闫俊忠正在给农民群众现场指导小麦冬管。 为巩固提升脱贫
-
三农专家朱启臻:“最先一公里”建设需要系统性方案,订单农业是个办法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
-
电商打通弥渡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现在,我们已经通过电商平台,让苴力冬桃走出大理,走向全国各地了。”弥渡县爱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国告诉记者,冬桃才开始采摘,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份订单。 冬桃产业是弥渡县苴力镇的一个新兴产业,全镇有冬桃种植面积7000亩,年产量90
-
铜梁:今年硬化农村泥结石路330公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3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通讯员 吴发红)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二坪镇二郎村,镇长孔庆明和村社干部、村民代表正在现场落实社级泥结石公路硬化有关事宜。 近年来,铜梁区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260多个村、80%的社实现通水
-
巫溪: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369公里
核心提示: 战贫困、靓市容、优生态、强旅游……过去五年,54万巫溪人民凝心聚力、夙夜奋战,书写了幸福小康的时代新篇章。 这五年,巫溪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大关,彻底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这五年,巫溪千方百计抓基础机遇,不遗余力抓建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