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7公斤!青岛规模化旱稻首次进行实收测产
10月12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米家庄村青岛都收成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旱稻实收测产,经测量、收割、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460.7公斤,达到国内目前旱地秋稻高产
-
中国十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超千斤
今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当天,在渤海莱州湾畔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满田金黄,稻香扑鼻。中国农业专家对这片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5万亩海水稻进行产量测评,测评结果为每亩产量625.3公斤。 农业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给世界粮食
-
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两季实现亩产超1500公斤
11月2日,湖南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传来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测产结果公布,晚稻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达到1530.76公斤,平均亩产突破150
-
顺昌县组织对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再生稻头茬测产验收
2020年省种子总站在顺昌县埔上镇土丰村美怡家庭建设优质稻示范片260亩,其中:优质稻稻田养鱼面积75亩、早稻-再生稻示范130亩、烟后优质稻新品种示范55亩。示范片采用化肥减量增效“配方肥+生物有机肥”技术模式,合理制定施肥方式、次数、施肥量,亩施生物
-
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喜获丰收制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全省杂交水稻制种收获面积30.10万亩平均亩产181.4公斤生产种子5460.14万公斤,制种面积、总产、单产稳居全国第一,制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例稳步提高,预计今年我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可占全国总面积25%。据统计2020年中国稻种基地三明市制种面积24.49万
-
广东优质丝苗香稻品种双季亩产1300.12公斤 创全省优质香稻年亩产纪录
11月11日,在梅州兴宁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华南农业大学承担项目“丝苗米富香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推广”的丝苗米富香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为晚季亩产665.56公斤,加上今年早季测得的亩产634.56公斤,早晚
-
专用绿肥紫云英栽培技术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是一种重要的绿肥作物,其固氮能力强,利用效率高,是南宁市冬季专用绿肥主要种植的作物。去年,全市种植专用绿肥6.11万亩,其中种植紫云英达5.53万亩。目前,已进入紫云英种植播种期,现将晚稻稻底套种紫云英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种子
-
桑园病虫害防控要点
10月下旬,我区大部分蚕区全年养蚕已接近尾声。养蚕结束后做好桑树冬季修剪及封园工作,降低越冬虫源基数,对抑制来年桑树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各蚕区应做好封园工作,为来年桑园病虫害防控打下良好的基? ?? 一、封园管理。养蚕结束后至冬
-
横县:农村电商带旺消费扶贫
“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为大家带来镇龙乡的一款特色农产品,生长在六蓝水库旁的镇龙甜柚……”近日,在直播镜头前,横县融媒体中心的带货主播卖力地向直播间里的“粉丝”带货。 ????一部手机、一个直播间,开启了山货出山、好景出镜的新路径。横县创新推动县
-
达川区苎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试验亩产达256公斤
2020年11月6日,达川区农业农村局经作站技术人员会同达州市农科院、市科技局、市经作站、市农技站及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中心专家,在双庙镇塔子梁村一社开展了苎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试验2020年第三季测产工作。经对核心区试验田随机抽选的样本框现场测量,第三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