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饲料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三
2019年以来,我区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动饲料行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压实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推进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创建,着力应对非洲猪瘟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强抵御风险能力,全区饲料生产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保障了畜牧业
-
和田核桃之乡形成增收产业链
金秋时节,和田县布扎克乡2.6万亩核桃喜获丰收,农民拜提拉?艾合麦提托合提露出了开心的笑颜。 “我家核桃个儿大、皮薄,按照亩产200公斤计算,我家5亩核桃可以增收1万元。”10月16日,看着自家收下来的核桃,拜提拉难掩喜悦之情。 拜提拉是布扎克乡兰干村
-
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升级实现促农增收
(丁国新)记者近日从东宁获悉,10月中旬东宁秋耳采收完毕。经东宁市供销社和东宁市统计局确认,在今年该市种植黑木耳9.1亿袋同比持平的情况下,通过推广科技成果、提高产量品质、企业精深加工项目、借助电商促销加快推进产业升级,黑木耳产量为4.1万吨,实现产值23
-
从“产量”到“质量” 滨州沾化开启冬枣产业转型之路
金秋十月,脆甜多汁的冬枣上市了。山东的冬枣主产区在滨州沾化,经过多年发展,在那里已经形成了50万亩种植规模,成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围绕“产业增效、枣农增收”,沾化开启了冬枣产业从“产量”到“质量”的转型之路。 这几天, 大流村挂牌成为滨州
-
青岛市玉米技术集成模式实现规模推广 实测产量突破800公斤
10月12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在胶州市铺集镇青岛大志濠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进行玉米实收测产,经测量、收获、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实测亩产822.7公斤。 进行
-
今年中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11日晚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谈及成绩的取得,韩长赋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
-
保山:礼赞丰收
酷暑离去,丹桂飘香,秋的喜悦弥漫在保山大地。田间地头、城乡集市、农家小院,丰收写在稻田里、果园间、山林中、餐桌上,写在辛勤劳作一年的耕耘者脸上。 2020年,保山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5.16万亩,同比增2.54万亩;预计产量145.91万吨,同比增0.3万吨。其
-
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产量创新高
今年,我省各地克服疫情、汛情不利因素,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和产量再创新高。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稻虾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415万亩。今年老种养户效益达1000元/亩至3000元/亩;新种养户亩效益均在2000元以上。近日,由安徽省老科协农业分会和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阿根廷:免耕播种成就“大豆王国”
“耕而种之”自古以来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东北种大豆的传统做法是“秋翻地,春起垄”。前者指的是在收获之后、封冻之前,用犁或拖拉机把整个耕层翻过来,将作物残茬和草籽埋在土下,这样既可以深松土壤,又可以防止来春的草荒。后者指的是春天解
-
1.3万亿斤以上!“中国饭碗”稳稳的
“秋分不生田,处处动刀镰。”又到一年丰收季,乌江之畔翻滚着金色稻浪。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的代远付趁着天气晴好,收割了自家10多亩的水稻。 “你看这优质红米稻,籽粒多饱满。”剥开一粒金黄的稻谷,老代笑了,“今年虽然受到疫情、洪涝和病虫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