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智慧农业助推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椒县是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近日,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发布全省十大数字农业主推技术和应用场景,全椒县“物联网稻虾生态共养产业创新与应用”入选其中,成为智慧农业助推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全椒县发挥滁河得天独厚的圩区自然条件,紧
-
精准推进 特色产业扶贫到户
萧县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动机制、带贫减贫长效机制,精准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到户项目,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今年截至目前,该县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覆盖贫困户12000户,涉及扶贫资金2694.2万元。 萧县先后出台系列指
-
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11月10日至12日,省长李国英来到皖赣交界处的东至县龙泉镇铁炉村,住村走访调研,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他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
安达农业环保产业园 这样将秸秆“吃干榨净”
施工现场 文/摄 记者周静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011/t20201117_810075.htm
-
杨增权:突出特色 打造高质量“两利用”产业博览会
11月6日下午,2020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增权出席发布会,介绍了博览会筹备进展情况及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支持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
2000余万元扶贫资金撬动鲜食玉米产业
在绥滨县富民农副产品加工厂,一箱箱鲜食玉米,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这是扶贫涉农整合资金立下的功劳。截至目前,绥滨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订单种植贫困户1080户,收购加工鲜食玉米200万穗,玉米粽子2万个。预计户均增收700元以上。近年来,为加快发展
-
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丁国新)近年来,东宁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黑木耳“六化”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食用菌生产资料物资供应,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社会化分工,黑木耳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农民收入持续
-
东宁市 黑木耳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拉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丁国新)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东宁市通过推广黑木耳科技成果、提高产量品质、企业精深加工项目、借助电商促销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黑木耳产量为4.1万吨,实现产值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26%,拉动该市农民人均增收13200元。 近年来,东宁市积极引导
-
牡丹江市 今年食用菌产业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
(丁国新)记者11月10日从牡市供销社获悉,经过近20年持续发展,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由小到大,现已成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市种植食用菌23亿袋(块),鲜品产量1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3%、全省总产量34%,实现产值64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抚松推进“二五十百千”工程
驱车沿着抚松县万良镇西路,行驶约3公里,就来到了小屯村。 “我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已经12年了,现在有很多南方的顾客来我这儿下订单,产业逐渐形成规模,生活也有了新的期盼。”喜悦的笑容洋溢在村民宋庆秀的脸上。 如今,小屯村强化科技引领和支撑,融合发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