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2个有机农业园区获批为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了一批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广西乐业故事小镇、石祖禅茶园获批为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目前全国仅有5个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 乐业故事小镇有机茶一二
-
屏边“四力齐发”实现砂仁产业“绿色蝶变”
屏边县牢牢抓住生态优势,深挖林下经济潜能,实现砂仁产业零碎化向规模化、个人化向组织化、差异化向标准化、零售化向市场化转变。 激发内力,实现零碎化向规模化转变。坚持“县级统筹、乡级主体、村级实施、村民实惠”原则,通过免费发放种苗、扶持产业补贴
-
祥云:千亩药菊鼓起山区群众钱袋子
从试种到推广,从单一型发展到立体化种植,从亩产值840元增至7300多元,从自给自足到增收560多万元,一朵“小菊花”的祥云之行,见证了山区群众从贫穷到致富的华丽转身。 自2018年引进试种万寿菊以来,祥云大地菊花飘香,沙龙镇的万寿菊、禾甸镇的七月菊、祥
-
精河“红果果”成了“金豆豆”
近年来,精河县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发展理念,在打造高标准绿色种植模式,推进枸杞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面不断探索,枸杞产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红果果”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豆豆”。 突出“质量优势” 得益于枸杞产业提质增效,精河县的枸杞种
-
在盐碱地上“闯”出脱贫致富路
行进在柯坪县,眺望原野,目光所及是白花花的一片,像洒落一层雪花。土地盐碱大、耕地稀缺曾令这里的群众深陷贫困之中。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当地干部群众拓展思路、革新观念,深挖特色产业增收潜力点,多途径推进稳定就业,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2020年1月
-
小鸽子托起致富梦
每天,“咕咕、咕咕”的鸽子叫声从洛浦县杭桂镇和佳新村种鸽繁育基地里传出,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在孵化室、物料室和仓库间忙碌。芒力克苏力坦?艾比布拉的工作就是给基地里的种鸽喂料加水。自2019年6月入厂成为送饲员后,芒力克苏力坦每月的工资2500
-
分宜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多措并举提升项目建设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重点在“建设”,目标在“产业”,落脚在“基地”。分宜县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质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合理规划布局,促进项目建设向基地建设转变、基地建设向主导产业转变,实现
-
辣椒冬种春收 贫困户实现经济增收
近日,广西灵山县武利镇明山村的辣椒种植地里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农户们正在对辣椒地施肥覆膜,为冬季种植辣椒开展前期备耕。 “我家种了四亩地的辣椒,种植辣椒成本低,利润高,今年春季为我家增添了3万元的收入。”脱贫户叶自光的妻子边指着自家种植的辣椒
-
长寿:永兴果农不再守着橘园受穷
正是柑橘成熟季节,长寿区龙河镇永兴村巽泰农业公司的果园里,黄橙橙的柑橘挂满枝头,10多名农户脸上挂着幸福的笑,穿梭在果林间为柑橘套袋。 永兴村是长寿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受长寿湖阻隔,三面环水,交通不便,贫穷常年纠缠着村民。由贫困村向柑橘产业强
-
奉节:草堂镇以产业促扶贫 致富增收在路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刘祥)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根本。昨(30)日,笔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牛鼻子”和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产业促扶贫”的路子,带动辖区内一千多户贫困群众脱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