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市调优种植结构壮大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玉米是通化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5亿斤以上,商品粮贡献率超过80%。近年来,通化市实施东部绿色转型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质特用玉米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鲜食玉米,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
宁夏人大代表郝向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银川1月12日电(李佩珊 于晶)作为来自枸杞行业的民营企业,听了政府的工作报告后,最关注的就是政府如何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如何发展壮大宁夏特色产业。1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说。
-
“满负荷运转,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云南粮食产业集团开工复工见闻
大家注意安全,动作要快,吉林省运来的堆在左侧,黑龙江省运来的堆在右侧云南省粮食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王明卿安排工人把刚运来的大米从火车上卸下来。 工人们把一袋袋大米从火车车厢里快速搬到手推车上,随后,一些工人用手推车把大米推到远处墙边整齐码放起来
-
各地就业脱贫在行动:特色产业提升就业"成色"
打赢脱贫攻坚战,前面有很多拦路虎,其中怎样实现稳定脱贫,考验着各地干部群众的斗争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近年来,各地明确就业
-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产业:需要理性对待、科学管理
“一刀切禁养、禁食野生动物对我们不公平,全家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上面,现在是不能销售不能吃,最终结果不知道会怎样。如果说以后不让养了,辛苦辛苦攒的钱全部赔进去,不要说致富,还会背负很多债务。”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格凸河镇沙戈村村民姚龙最近很是忧
-
陕西大荔农民戴着口罩钻进大棚“硬隔离”防控春耕“两不误”
2月9日,在陕西大荔安仁镇伏坡村的大棚里,枣农们戴着口罩钻在大棚里忙着给冬枣掐芽疏花,棚里做到 硬隔离,防控春耕两不误。 大荔县安仁镇是全县最大的冬枣镇,全镇面积达到8.38万亩,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眼下,进入春耕管理关键时刻,面对疫情,该镇按照
-
贵州:战“疫”春耕两不误 企业奋战“开门红”
一年农忙始自春。2020年的春天要比往年安静很多,但开阳县永温镇双合村的中药材头花蓼育苗基地里,戴着口罩的农户却忙得不亦乐乎。培土、翻沟、点籽、铺膜、拉棚育苗工作正有序开展。春耕关系到我们一年的收成,在疫情防控关键时间,要努力做到两个方面都不
-
建园 集货 聚产业――甘肃借国际班列“激活”内陆产业
新华社兰州1月3日电(记者王铭禹)元旦刚过,兰州石羊饲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就忙碌了起来。不久前,一列载有120吨哈萨克斯坦大麦的国际货运班列顺利抵达兰州新区铁路口岸,随即被转运至该公司用于饲料加工。 过去我们生产饲料的原料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
-
农业科研要跳出“一亩三分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培育和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耕地、淡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加剧,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挑战
-
安徽六安漫山红村产业扶贫记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黄卫兵没想过,祖祖辈辈耕作的稻田里还能养虾。更没想过,坐在家里就可以远程监控虾稻田,水质下降了还会自动报警。不仅轻松,这样种养出来的小龙虾和稻米,还能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让他在55岁这年终于甩掉了穷帽子。 溶氧6.97mg/L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