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州元谋县那能村:脱贫路上有花香
天然温室元谋,暖冬里艳阳高照。走进元谋县老城乡那能村,郁金香、火龙珠、洋桔梗争奇斗艳,帝王花、海星、勿忘我缤纷绚烂,情人草、水晶花、小葵花竞相开放虽已到严冬时节,这里却鲜花遍野,引人驻足。 过去,那能村委会虽然地处坝区,但村民主要靠传统种养
-
“货郎干部”扶贫记
货郎经济,宋代即盛行,延续上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日益便利,货郎逐渐消失。然而,记者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如今活跃着一批货郎干部,他们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驻村帮扶,种下乡村振兴希望。 第一书记卖年货 1月9日起,鄂尔多斯市乡村特产年
-
就业“产业化”,务工来兴家
韦开平到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一家食品加工公司上班,最近领到了第2个月工资。临近返乡过年,这个来自贵州从江县加榜乡平引村的90后小伙,心里很开心。 准时发工资,一分都不少。韦开平说。现在政府精准帮扶,贫困山区农民外出务工有了靠山。 从江县地处黔东南苗
-
“韦八弟”盼新春
即将在新屋里迎来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韦八弟有些激动,颇像童年临近年关时的心境。 韦八弟名叫韦依,因在9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被喊作八弟。已经45岁的他说,小时候盼着春节,惦念的是可以吃顿好的。 记忆中丰盛的年饭,不过是多了一只鸡和几个鸡蛋。木结
-
众志成城战贫困――山西振东集团产业扶贫闯新路
我今年59岁,身体不大好,干不了重活,但自从振东公司来了以后,不仅教会我种中药材,还让我在他们公司的基地打工,这样算下来每年的收入要比过去只种玉米时多得多,帮助我们家顺利实现了脱贫。山西省平顺县青羊镇路家口村贫困户郭秋琴说。 地处太行山南端的
-
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
编者按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来抓,充分发挥云南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快速发展的茶
-
“产业村长”扶贫记
仲春是采菌时节,在重庆彭水县三义乡莲花村,19个羊肚菌种植大棚沿着山势排布开来,农民有的负责采菌分类,有的负责装箱、包装,在大棚内外进进出出忙碌着。 我们的羊肚菌可是论个卖,鲜货市场价一个要10块钱。在大棚里,侯春均一边引路,一边开着玩笑,你们
-
百坭村的春天
新华社南宁3月3日电(记者王念、何伟)暖风拂过,春回南国,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雨后初晴。清清的谐里河绕着村屯缓缓流淌,两岸金黄的油菜花开得灿烂,鸟儿在林间婉转鸣唱,田园里到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位于桂西北大山深处的百坭村是十三五深度贫
-
“两业”联动促增收――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稳就业强产业见闻
农业园区里热火朝天劳作、扶贫车间里有条不紊生产、外出务工路上点对点帮扶连日来,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省,在分级精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劳动力稳岗就业、调整结构做强农业产业,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援企稳岗促就业 在贵州省遵义市务
-
脱贫户王洪周的翻身“账”
新华社郑州3月4日电(记者冯大鹏)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6公里的张河村中,70岁的王洪周头戴鸭舌帽,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如果不经人介绍,很难想象他5年前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疫情当前,很多人为收入犯了愁。王洪周说,如果要放在过去,他肯定比谁都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