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选派2.2万余名驻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
7066支工作队、22338名驻村干部,7144名第一书记……这是目前山西全省选派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基本情况。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更是目前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这七千余支工作队
-
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村里建起桃博园,公路修到家门口,今年卖桃收入比去年又增了不少。”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朝阳村脱贫户刘加义说。昭化区把壮大鲜桃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今年优质桃产量预计超过1万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
-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生态学视野
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极为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开始,至今已下发18个“一号文件”,始终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今年2月,党中央在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号召全国上下重心工作
-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晋中 “六强化”打造新环境 多年来,在介休市宋古乡东韩路洪善至西段屯段,村民常常因为占道赶集,严重影响道路安全和交通秩序。日前,宋古乡借力最近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把东韩路沿线赶集乱象整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
-
呼吁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探索农村改革路径
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节点,社会科学学者将如何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各地开展多元化实践探索有哪些思路可以遵循?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开化论坛上,专家学者立足不同的学科视角,畅谈对乡
-
左停:中国乡村变迁的理论与历史逻辑的新探索
湖南师范大学陈文胜教授新著《论中国乡村变迁》以中国乡村变迁为题,剖析了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必然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中国乡村变迁的趋势和路径选择进行研判,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颇有启迪。通读该书,可以发现作者在多
-
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高水平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样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特
-
山西7村3镇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公布了第三批1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我省共有7村
-
宿州市1122名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际需要,坚持选硬人、派能人,有序压茬开展轮换,推动全市374个村的1122名选派干部有序进驻乡村振兴主战? ? 坚持先定村、再定人。结合县级领导班子党员负责同志“包乡走
-
乡村艺术有乡村艺术的规律
乡村艺术,我理解应该是乡村的艺术,或者说是乡村本来就存在的艺术。有些是乡村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主动创造的,如民居建造中的雕梁画柱,春节时的对联、剪纸,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等,是老百姓为了美的需要而创造的,因此就有了欣赏性和艺术价值;而更多的是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