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停:中国乡村变迁的理论与历史逻辑的新探索
湖南师范大学陈文胜教授新著《论中国乡村变迁》以中国乡村变迁为题,剖析了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必然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中国乡村变迁的趋势和路径选择进行研判,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颇有启迪。通读该书,可以发现作者在多
-
呼吁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探索农村改革路径
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节点,社会科学学者将如何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各地开展多元化实践探索有哪些思路可以遵循?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开化论坛上,专家学者立足不同的学科视角,畅谈对乡
-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晋中 “六强化”打造新环境 多年来,在介休市宋古乡东韩路洪善至西段屯段,村民常常因为占道赶集,严重影响道路安全和交通秩序。日前,宋古乡借力最近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把东韩路沿线赶集乱象整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
-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生态学视野
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极为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开始,至今已下发18个“一号文件”,始终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今年2月,党中央在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号召全国上下重心工作
-
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村里建起桃博园,公路修到家门口,今年卖桃收入比去年又增了不少。”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朝阳村脱贫户刘加义说。昭化区把壮大鲜桃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今年优质桃产量预计超过1万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
-
山西选派2.2万余名驻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
7066支工作队、22338名驻村干部,7144名第一书记……这是目前山西全省选派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基本情况。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更是目前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这七千余支工作队
-
在乡村治理中增进农民幸福感
从“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振兴的构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
-
特色是乡村建设之魂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
-
山西出台新政推进乡村振兴
8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乡村振兴局、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我省近期出台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
“小西瓜”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俺赵楼的西瓜,瓜形匀称,颜色翠绿,口感沙甜,尽管价格比其他西瓜贵,1公斤卖到3块钱左右,但绝对是抢手货!看,我今天地头都没出,一上午就卖了8000多块钱。”7月30日,在萧县酒店乡西赵楼村瓜田,刚售完两车瓜的村民张俊良高兴地说。 现年47岁的张俊良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