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辉:退役军人不忘初心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陈辉,谷城县盛康镇双堰村人,37岁,原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前往深圳打工,由于能吃苦、善动脑,没用几年的时间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5年回到家乡,接过父亲种植大田作物的接力棒,开始了向土地要效益、带领贫困户向贫困宣战的新征程。经过几年的努力,
-
新牧民洛曲: 致富不忘众乡亲
洛曲,那曲市申扎县申扎镇七村人,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洛曲从小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小村庄,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常年大风、大雪,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1998年,洛曲用多年存款购买了一台手扶拖
-
资源 泉清鱼肥富乡亲
7月22日,记者在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冷水鱼基地看到,哗哗的高山泉水不断流入到养殖池内,金鳟鱼、大马哈鱼等10多种珍贵冷水鱼、亚冷水鱼在池里畅游。该基地目前是两广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三文鱼、鲑鱼、鲟鱼等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模超过10万尾,年产
-
小小黑木耳长成乡村富民大产业 宾县三宝乡依托龙头合作社带动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社员对黑木耳进行自然晾晒。 记者郝欣 8月,走进宾县三宝乡大泉子村的泉林食用菌种植基地,扑面而来的是丰收的喜悦气息。一栋栋大棚里,菌包上密密麻麻长满了黑木耳,像一朵朵绽放的“黑牡丹”。 社员李娟说:“今年,我在合作社承包了3栋大棚,挂了6万袋菌
-
“靠山吃山” 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阿城区松峰山镇开办“农家乐” 串起农旅融合脉络
张玲 记者 康福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阿城区松峰山镇的乡亲们体会越来越深。在松峰山镇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当地村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养殖业,开办“农家乐”……一座山,串联起了农旅融合的发展脉络,乡亲们发起靠山财,吃上了旅游饭,阔
-
黑河外四道沟村党支部 带领乡亲闯出致富路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晶岩 刘剑 黑河市区东行20公里就是外四道沟村,处处是风景,的确配得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这些美名。 “这栅栏和牌匾都是村里张罗钱给换的,这一换我家商店看着多带劲。”邻近街头的萨沙商店成为街道的一景,立面
-
当好乡亲们“领头雁”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宝清县红日村党支部
盛夏,走进双鸭山市宝清县龙头镇红日村,只见村路整洁,绿树成荫。在文化广场上,党旗造型的 “百年初心 历久弥坚 建党100周年”巨幅展板格外醒目。“孝廉文化长廊”旁,十几位老人悠闲地在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间舒展筋骨。 据介绍,红日村是宝清县最早全部实
-
大足:高笋社区黄花菜 邻里乡亲增收宝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3日6时讯(通讯员 陈安林)七月盛夏,骄阳似火。走进大足区智凤街道高笋社区,成片金灿灿的黄花菜随风摇曳,美不胜收。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黄花菜又名忘忧草,在农作物中有着很高的“含金量”,一年种植,十年受益
-
[重庆] 梁平推广种植优质稻 带领乡亲奔小康
近日,在梁平区蟠龙镇扈槽村的重庆知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冷沙米优质稻种植基地,负责人高保燕正带领10余名村民在田间清除杂草,以便让水稻更好地生长。 “清除杂草只能人工手动完成,目前,我们一天可以清除近10亩稻田的杂草。”今年42岁的高保燕是土生土长的
-
脱贫“领头羊” 带着乡亲奔小康
□记者 刘 青 陈春芳是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劈山修路,垒塘筑坝,发展旅游,带动沟域发展,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陈春芳因此被评为第六届石家庄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车谷砣曾是个有名的深度贫困村。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