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走进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
提起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这几年的变化,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讲出一些故事来。作为一个省级贫困村,基层组织不强、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缺少致富项目、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多,这些问题曾经是阻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但是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东明村变样了
-
农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
一位农大学生返乡创业六年来,硬是把自己的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办成了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种示范基地、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与山西农业大学指定香菇高产示范基地和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带动100余位乡亲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实现产
-
新蔡县特色产业让乡亲挑上“金扁担”
初秋时节,走进新蔡县砖店镇大宋庄村百亩猕猴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藤蔓下,猕猴桃硕果累累,长势喜人。 “再有一个月时间,我们村的猕猴桃就可上市了? 笨醋欧崾赵谕?的猕猴桃,大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栗运喜兴奋地说,“我们村以猕猴桃种植为依托,?
-
城口“新乡贤”走新路子 装满乡亲“果篮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1日6时讯(通讯员 郭凡)“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古人笔下的葡萄,圆润饱满,长势喜人,今人锄下的葡萄,晶莹剔透、鲜香爽口。繁密华茂的藤蔓、沁人心脾的清香,瞬间将人带入一幅惬意怡然的田园瓜果飘
-
陈辉:退役军人不忘初心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陈辉,谷城县盛康镇双堰村人,37岁,原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前往深圳打工,由于能吃苦、善动脑,没用几年的时间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5年回到家乡,接过父亲种植大田作物的接力棒,开始了向土地要效益、带领贫困户向贫困宣战的新征程。经过几年的努力,
-
新牧民洛曲: 致富不忘众乡亲
洛曲,那曲市申扎县申扎镇七村人,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洛曲从小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小村庄,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常年大风、大雪,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1998年,洛曲用多年存款购买了一台手扶拖
-
资源 泉清鱼肥富乡亲
7月22日,记者在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冷水鱼基地看到,哗哗的高山泉水不断流入到养殖池内,金鳟鱼、大马哈鱼等10多种珍贵冷水鱼、亚冷水鱼在池里畅游。该基地目前是两广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三文鱼、鲑鱼、鲟鱼等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模超过10万尾,年产
-
小小黑木耳长成乡村富民大产业 宾县三宝乡依托龙头合作社带动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社员对黑木耳进行自然晾晒。 记者郝欣 8月,走进宾县三宝乡大泉子村的泉林食用菌种植基地,扑面而来的是丰收的喜悦气息。一栋栋大棚里,菌包上密密麻麻长满了黑木耳,像一朵朵绽放的“黑牡丹”。 社员李娟说:“今年,我在合作社承包了3栋大棚,挂了6万袋菌
-
“靠山吃山” 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阿城区松峰山镇开办“农家乐” 串起农旅融合脉络
张玲 记者 康福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阿城区松峰山镇的乡亲们体会越来越深。在松峰山镇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当地村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养殖业,开办“农家乐”……一座山,串联起了农旅融合的发展脉络,乡亲们发起靠山财,吃上了旅游饭,阔
-
黑河外四道沟村党支部 带领乡亲闯出致富路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晶岩 刘剑 黑河市区东行20公里就是外四道沟村,处处是风景,的确配得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这些美名。 “这栅栏和牌匾都是村里张罗钱给换的,这一换我家商店看着多带劲。”邻近街头的萨沙商店成为街道的一景,立面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