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郎干部”扶贫记
货郎经济,宋代即盛行,延续上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日益便利,货郎逐渐消失。然而,记者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如今活跃着一批货郎干部,他们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驻村帮扶,种下乡村振兴希望。 第一书记卖年货 1月9日起,鄂尔多斯市乡村特产年
-
北京2019“花式”扶贫:投64亿助50万余人脱贫
1月13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脱贫攻坚社会宣讲专题协商会召开。会上,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汪兆龙通报,2019年北京市在脱贫攻坚中投入64亿元,全年助力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并介绍了北京在扶贫模式上的诸多创新。 内蒙古
-
乌蒙山“白菜大王”饶德菊和她的绿色扶贫
坐落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镇雄县银厂村,是赤水河发源地,既是水源保护村,也是深度贫困村。以往主要依靠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的传统种植,农户收入并不高。 36岁的饶德菊就是在这里,发展种白菜、卖白菜的绿色扶贫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因为种得好、销
-
冲到一线,把每项工作做到位
江西丰城市龙津洲街道的党员干部带领志愿者,采取微信支付等方式上户供应蔬菜。图为党员志愿者正在田地采摘当日蔬菜。(朱 磊 袁方坤 摄) 四川巴中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党员先锋队下沉到太子社区,24小时值守,开展防疫工作。(王安现 摄) ? 防控疫情,广大基层干
-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返乡青年创办“鸡业”五年 弄雄村即将脱贫摘帽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雄村,蓝志平(前右一)和群众一起修路(2016年8月15日摄)。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雄村,蓝志平在展示七百弄鸡(11月10日摄)。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雄村七百弄鸡养殖场,蓝志平在查看种鸡的生长情况(11月10日摄)。 在大
-
90后返乡大学生的“甜蜜事业”
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应家乡吉安村制糖厂,28岁的返乡大学生何世官正忙着修理甘蔗榨汁机,眼看基地的甘蔗还有两周左右就能收割了,何世官脸上充满喜悦。 去年基地种了1000多亩甘蔗,经过古法加工制作成红糖,今年的销售额估计将超过1000万元,现在农村的农副
-
网格员、驻村干部、村医……他们在黑龙江筑农村防疫“最后一公里”
网格员变防控员,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地毯式排查,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发挥驻村干部、村医作用连日来,黑龙江广大农村地区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筑牢农村防疫最后一公里。 网格化防控,到户到人 我是马克明,家里人的体温怎么样,有没有异常?有没有外
-
“老猪倌”新梦想――广东春节生猪供应一线观察
养猪近10年的邓志愿新年有个新梦想养猪1万头,挣够150万元。上个月邓志愿刚进了1000多只猪苗,这个月准备再进2000只。 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猪养殖。在政策鼓励下,像邓志愿一样怀着新梦想的老猪倌并不少,广东生猪产能逐渐恢
-
养虫”能人李根会:为村里扶贫干点事
拨开虫盒表面的麸皮,一条条针尖大小的白色小虫受到惊吓,开始翻动身体,密集得让人头皮发麻。而李根会却抓起一把捧在手里,满脸笑容,一吨干虫好几万元呢。 脱贫攻坚脱的是贫,而解放的却是农民的头脑。没有扶贫东风,54岁的李根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养
-
林景虹养“鼠”脱贫创业记
养鼠也能脱贫?在广西钦州,贫困户林景虹通过养殖竹鼠不但自己脱贫,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林景虹是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丽光华侨农场农民,由于家庭变故,他从小依靠爷爷奶奶养育读完高中。2002年林景虹考入武汉一所院校,却因为家中负担太重且无劳力,1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