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丁国新)近年来,东宁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黑木耳“六化”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食用菌生产资料物资供应,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社会化分工,黑木耳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农民收入持续
-
东宁市 黑木耳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拉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丁国新)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东宁市通过推广黑木耳科技成果、提高产量品质、企业精深加工项目、借助电商促销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黑木耳产量为4.1万吨,实现产值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26%,拉动该市农民人均增收13200元。 近年来,东宁市积极引导
-
牡丹江市 今年食用菌产业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
(丁国新)记者11月10日从牡市供销社获悉,经过近20年持续发展,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由小到大,现已成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市种植食用菌23亿袋(块),鲜品产量1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3%、全省总产量34%,实现产值64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
“穗茎兼收”让秸秆变废为宝
“真没想到,玉米秸秆成了‘香饽饽’,也能卖出好价钱……”兖州区漕河镇宏磊农机合作社社长刘汝房介绍,今年他刚添置了一台玉米穗茎兼收机,收获300多亩玉米秸秆,并与梁山县一奶牛厂签订合同,以每斤8分钱的价格卖给奶牛厂,今年秋季增加收入近7万元。 农
-
我区休闲农业年总收入将突破400亿元
记者从11月11日在桂林召开的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获悉,我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强劲,预计今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1.2亿人次,年总收入有望突破400亿元。 “十三五”以来,我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把农业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有效治理相
-
德保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
以前,德保县荣华乡那林村的村民在屋外挖个坑、搭两块砖就是一个旱厕,屋里搭个台摆个炉就是一个厨房,连着房屋外墙搭个棚就饲养禽畜。“自从村里开展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后,家里的环境卫生好多了,客人来了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11月15日,村民农建观指
-
绿水青山间 游人笑声甜 ――阳朔县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侧记
近年来,阳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格局。该县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星级农家乐16个,休
-
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职工赴融水开展科技扶贫和慰问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活动
11月9-11日,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组织职工志愿者赴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古顶村、同练乡和平村开展科技扶贫、乡村振兴和慰问困难群众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头顶烈日深入网箱、池塘和稻田,指导养殖户解决网箱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普及稻田综合生态养殖
-
北流:精准施策补齐扶贫产业短板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北流市因村因户施策,集中力量精准补齐扶贫产业短板,让“散项目”形成“聚宝盆”。目前,贫困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7万元,其中已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多元。 ????北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