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核”村支书李德平的硬与暖
最近,河南省辉县大占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平火了。网络上,一段他通过大喇叭喊话村民、提醒做好疫情防控的怒吼视频,被许多人转载、点赞。 有些人把党支部、村委会的号召当耳旁风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不知道厉害!听到这段硬核喊话,不少网民纷纷表示话糙理不
-
“先干先赔”的致富带头人
种桑养蚕?我先看看你能不能做成功吧! 在广西上思县百包村那榄屯,面对上门来的村党总支书记黄天党,村民零国暖还是顾虑重重。黄天党笑了笑,担任村干部25年来,已经习惯了这种给村民做引路人的尴尬。 百包村位于广西十万大山北麓余脉,山多地少,全村3120人
-
农民刘清华的养牛经:“让村民赚钱,我才有钱赚”
买牛没钱我给垫付、没钱买饲料我可以先借给他、养殖技术服务免费提供、卖牛的时候我也免费帮忙谈起养牛生意经,刘清华说得让人一头雾水。 你的利润从哪来?记者问。 先让大家都赚钱,我才有钱赚。刘清华说。 今年55岁的刘清华,是山东省惠民县何坊街道大李社
-
张鼎全:献身青藏线的“青藏高原模范干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小红)在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军史馆内,一尊塑像伫立在聚光灯下,塑像上镌刻着张鼎全三个大字。来参观见学的官兵都会在这里驻足瞻仰,缅怀先烈,聆听英模光辉事迹。 张鼎全,陕西省淳化县人,1953年生,1969年入伍,1971年入党,历
-
黄玉印的扶贫“攻心计”
4年前,刚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大库联乡康卜诺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玉印拿着自己设计的贫困户心理调查表入户走访时,贫困户笑他城里书记净搞虚的。4年来,黄玉印根据贫困户的心理情况和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解决扶贫中遇到的问题,摸索出一套扶贫攻心计,村民
-
“90后”大学毕业生梅州当农民 建千亩水稻基地
位于广东梅州蕉岭县的夫妻树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通讯员供图 2017年,由一群90后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南山寿农业创业团队进驻广东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至今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建了1000亩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所产大米源源不断销往珠三角地区,
-
刘廷洲的“电商2.0脱贫秘诀”
深秋,湖北省十堰市大山深处。 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冒头,郧西县下营村村口就一派繁忙景象。申通、圆通、顺丰等快递公司的配送车辆来回穿梭,村头的电商中心门口停满了武汉、河南等地牌照的轿车,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正在洽谈曾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中国淘宝村
-
“带电”第一书记“点亮”贫困之家
在米村镇拐峪村,郭振伟为贫困户李长安家改造电力线路(1月14日摄)。 在米村镇拐峪村,郭振伟(左三)和贫困户李长安家人谈心,鼓励他们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1月14日摄)。 2015年7月,时任国家电网河南省新密市米村供电所副所长的郭振伟来到米村镇拐峪村任驻村
-
郭寒滨:“百姓小事,我的大事”
郭寒滨(右一)正在看望动员贫困户搬迁。 山西日报通讯员摄 国庆期间,山西省五寨县百梦园小区的贫困户马美莲喜笑颜开。她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住进了新装修的楼房,不久就能供上暖气。共产党真好,国家扶贫政策真好。如今的新家,扶贫医院、幼儿园、小学、初
-
驻村干部杨海春的“搬迁秘诀”
让群众有安全稳固的住房是我们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云南省泸水市六库镇双米地村委会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海春说,而搬迁工作要是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用心用情。两年来,面对搬迁工作,杨海春用自己的秘诀助力大峡谷里的群众实现安居梦。 双米地村位于我国三区三州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