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阳刘马武为村民捐口罩,好样的!
汝阳刘马武为村民捐口罩,好样的!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康红军 王阿娟 这两天,汝阳县三屯镇杜沟村村民刘马武的名字迅速在村里走红,谈起他,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夸赞说:刘马武人在苏州,心在杜沟,虽然给大伙是只小口罩,可他心里惦记是全村人的
-
洛宁:两个六旬老人抢义务值班机会,居然面红耳赤!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黄红立通讯员樊鹏琳) 有国才有家,明天我来值班! 你身体不好,明天我来! 那可不中,我比你大,我得先来...... 2月6日下午,66岁的张秀珍老人和孙小群在村北头的抗击疫情监测劝返点,争先恐后为争执勤闹的面红耳赤。 近三年来,随着洛宁
-
宁陵小伙路柯:身残志坚有爱 捐5000元抗疫情
宁陵小伙路柯:身残志坚有大爱 捐款出资抗疫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 李燕 通讯员 宋涛 谭文华) 1月31日上午,商丘寰泰电子商务公司经理、宁陵县赵村乡张操村党支部副书记路柯,联系到县残联理事长王涛表示要捐献5000元现金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
只要乡亲能致富 再苦再累也值得
郏县塔林坡村村委会主任刘银仙放下北京的生意,回村带领乡亲建景区建社区建古玩城,她说 只要乡亲能致富 再苦再累也值得 □记者丁需学 1月16日,天空飘着细碎的小雪花,在郏县安良镇塔林坡村红石崖自然村的原址山坡上,56岁的刘银仙正领着一帮村民打扫着她开
-
女支书撑起防控一片天
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 女支书撑起防控一片天 记者 杨青 通讯员刘智勇 司鑫杰 带队宣传在一线、真情叮咛暖乡亲、排查防控不分昼夜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在疫情面前,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支部书记刘桂霞巾帼不让须眉。56岁的她在疫情防控方面没有丝毫退缩,
-
160个“红手印”挽留驻村第一书记
□记者黄华通讯员高万宝 杨行长,让我们村第一书记留任吧!村里离不开他呀一个个期待的眼神,一声声中肯的挽留,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亲历者。刘闯,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派驻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驻村工作即将结束,本应该回省城安排工作的他
-
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合力
四川省万源市是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山区,也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对口协作帮扶地区。笔者在万源采访时了解到,按照两地约定,从2018年到2020年,普陀区对万源市投入1亿元资金用于茶叶基地建设及品牌打造,万源市则需新建3万亩茶园,并出资1000万元用于产业
-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非限制土地流转
无论是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或是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都是在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大形势下说的,两者没有矛盾,统一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始终要处理好国家、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要点就在于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处理好稳定与放
-
城乡融合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
城市贫民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16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发展中国家贫民窟居民数量一直在上升,1990年约6.9亿,2000年约7.9亿,2014年达到8.8亿。贫民窟居住拥挤、环境脏乱、治安恶化,居民缺少正规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生活贫
-
王国平:抗疫一线的“硬核”领头羊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曹相飞通讯员盛志国 李静 别忘了按时吃药你回去歇会吧,我们在这值班。连日来,在邓州市林扒镇沟王营村的村口防疫卡点上,经常活跃着一个大家熟悉和牵挂的身影,他就是林扒镇沟王营村支部书记王国平。他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奋战在疫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