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打出促就业“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银川4月29日电(记者谢建雯)记者近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20年,宁夏将从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等多方面发力,助力脱贫攻坚。 宁夏将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努力
-
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湖州德清县禹越镇,水产养殖远近闻名。黑鱼养殖产业在当地已有20余年历史,是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统计,镇上黑鱼养殖面积达6240亩,约占全省30%以上,年产黑鱼1万余吨,去年销售额达1.8亿元左右。 黑鱼养殖带旺
-
藏香制作人次仁多吉的致富之路
新华社拉萨5月10日电(记者格桑边觉)前几天刚给内地的经销商发了6箱藏香,今天就收到了钱。48岁的次仁多吉看着账户上多出来的6000元,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次仁多吉家位于距拉萨140多公里的尼木县吞巴镇,家中世代制作藏香。相传,这里的藏香制作技术是由藏文
-
贵州一个极贫乡镇的产业变迁
贵州省长顺县代化镇,一个地处贵州麻山腹地的乡镇,石漠化严重。 几年前,记者曾数次路过这里,当时一条狭窄的街道,一遇赶集,就堵得水泄不通。如今回访,集镇修了外环路,面积扩大了一倍,容貌焕然一新。 以前镇政府对面就是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所以每次领
-
山东临沂一个乡镇的“荒山之变”
新华社济南5月7日电(记者邵琨)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的一处山坡高台上,放眼望去,道路两侧有绿植,平整的土地上有一片片果树、花卉,远处的玫瑰湖波光粼粼 然而,以前这个地方却并非如此。受几十年前挖矿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山坡上部杂草
-
山东:“农光互补”为31万户贫困户送上稳定增收“阳光存折”
新华社济南5月10日电(记者王志)在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万善乡宋村的华博70兆瓦农光互补扶贫电站,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将光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在光伏板下,千亩油用牡丹长势喜人,即将结籽。 上面发电,下面兼顾农业生产,一地两
-
江苏句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绿土地长出“金果果”
从草莓到葡萄,从大米到花木草,从茶叶到乡村旅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近年来,江苏省句容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摸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前段时间,采摘的人进不来,我们只好拓展外销渠道,没想到现在却收获意外的惊喜。纪
-
西藏去年落实学生资助资金37.78亿元
新华社拉萨5月7日电(记者李键)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西藏2019年共落实学生资助资金37.78亿元,受益师生达198.69万人次。 据介绍,学前教育学生、义务教育学生、普通高中学生、高等教育学生是被资助的主体,资助资金分别达到6.12亿元、21.04亿元、3.29
-
广西21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新华社南宁5月9日电(记者徐海涛)5月9日,广西21个县(市、区)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目前还剩8个贫困县未摘帽。 记者了解到,此次批准退出的贫困县(市、区)分别为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融安县、灌阳县、藤
-
“新农事”释放新动能――重庆忠县乡村振兴见闻
怎样提高农民种地的收入?怎样让农民不外出务工就能富起来?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忠县寻找答案。在这里,橘海与民宿相伴,水稻与鱼虾共生,有的农产品变身为数十种深加工产品,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雏形初现一件件新农事扑面而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