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田“变身”稻虾共生 重庆潼南建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
图为潼南区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潼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重庆4月26日电 (记者 钟旖)谷雨已过,中原大地气温回暖,小龙虾美食逐渐回到市民餐桌。26日,正在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内巡塘的80后滕文强告诉记者,当地的小龙虾从4月10日开始上
-
山东“强村贷”为合作社送来“及时雨”
新华社济南4月23日电(记者滕军伟)近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永田果蔬专业合作社收到中国农业银行牟平支行发放的70万元强村贷贷款。 真是太及时了,不到一个月贷款就到账了,用这笔资金,合作社打算今年再建3个水果大棚。合作社理事长王克永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
各地加速启动春耕生产 黑龙江播种面积超2亿亩
随着四月接近尾声,各地的田间地头也在加速复工复产。眼下,黑龙江省春耕生产已全面启动,正在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截至目前,黑龙江全省确定粮食播种面积已经超过了2亿亩。 在佳木斯市桦川县这家现代农机合作社育秧基地,500栋育秧大棚内的水稻秧苗长势良好。
-
山东泰安:让菜篮子透出幸福感
路上的坑洼靠碎砖头填平,头顶的雨篷破了几个洞,摊贩与顾客为了几毛钱菜价说个没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走过活禽宰杀的摊位时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是许多人童年时对农贸市场的印象。如今,在山东省泰安市,这样的印象正越来越多成为过去。 地面是
-
青海海西多举措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健康发展
统计显示,2019年,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49.09万亩,干果总产量8.71万吨,产值25.9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4.45%);2020年预计全州枸杞种植面积50万亩。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4月27日电 (孙睿)记者27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该州多举措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健康发
-
甘肃敦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
记者李琛奇、通讯员姬振江报道:4月的敦煌乡野,活跃着一支支科技特派员队伍。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讲授种植技术、与农户结帮扶对子,按照各自划分的责任田履职尽责。 今年,甘肃敦煌市制定了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近日,围绕葡萄、杏、梨、桃
-
贵州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近日,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2020年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助力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为确保按时完成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
-
山西吕梁引客置身享特色“乡味” 乡村旅游助推经济复苏
图为沿黄自行车骑游队伍。 吴琼 摄 中新网吕梁4月25日电(吴琼 范丽芳)春早绿,芳菲至,黄河滩上春意浓。通过将美丽乡村、红色文化、人文景观完美结合,挖掘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5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政府党组成员郝振杰介绍该县乡村旅游资源时
-
安徽合肥出实招助农企复产保供应
新华社合肥4月26日电(记者姜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员工复岗率92.3%;生猪定点屠宰场复工率为97%记者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走访了解到,这个市强化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推进涉农企业复工复产保供应。 我们公司现在每天销售
-
产业百花齐放 探访贵州首个脱贫“摘帽县”赤水的富裕路
图为黎明村新貌。 刘鹏 摄 满意,生活越来越好了,以前吃猪肉靠自己养,现在想吃时随时买。 贵州省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村民陈万伦在回答记者问及目前的生活时笑着如是说。已经脱贫的陈万伦近年来在村里做起了竹子和冷水养鱼产业,我已经4年没有外出务工了,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