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路上三人行
清晨的阳光洒在江西省铜鼓县永宁镇小水村的梯田上,一株株新栽下的野菊花苗绿意盎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小水村扶贫工作队的徐鹏、江明金和刘强也在晨光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栽下去的时候土要压实一点,要不然不容易成活。扶贫工作队队员江明金正在田里
-
新疆托里:电商产业助扶贫
4月14日,在新疆托里县多拉特乡加玛特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负责人刘志江(左)与贫困户马合甫扎阿勒木赛依提一起展示销售的产品。 4月14日,新疆托里县多拉特乡加玛特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负责人刘志江(右)向顾客介绍产品。 新疆托里县借助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
-
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高山脱贫战
没到过凉风村的人,不明白这里的村民为何能将云朵踩在脚下;就像不了解伍东的人,不明白他为何放弃外面的繁华回到偏僻的山村。 凉风村,海拔1700米以上,是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的一个高山村;伍东,32岁,这个高山村的党支部书记。 汽车从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小
-
黄桃 重庆村民老付的脱贫香甜果
风和日丽,桃花盛开。付维刚的黄桃园热闹起来,有不少前来赏花的游客。付维刚抽了个空,背着儿子爬上黄桃园附近的山,登高望远,让儿子也看看自家的桃花源。 不甘认输 付维刚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凤村村民。 当过兵、打过工,付维刚身强体壮,如今
-
甘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贫困户变身“工薪族”
记者从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从2018年起,甘肃已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9400个,实现人均年增收6000元。 56岁的曹玉良家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什字镇李家庄村。他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妻子患病,原本在外务工的他不得不返回家乡。返乡后断
-
脱贫攻坚的“电力担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国网重庆城口供电公司作为责任央企,依托电网建设将综合扶贫的理念带进贫困山村,探索出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并举之路,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优势,推进农网改造、就业扶贫、驻村帮扶等扶贫措施落地落实。 农网改造换新貌 乡村
-
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万州发展凸显科技特色
今年重庆全市18个贫困区县已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12%,告别了区域性整体贫困。 龙驹镇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列全区镇乡街道第一名,全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7%。4月16日,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党委书记张凤政说,习近平总书
-
修鞋匠脱贫记:“我相信我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秦雪梅为顾客修鞋。 亚赛吾木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5日电(冯晓玲 亚赛吾木)党和政府出台了这么多惠民政策,为我们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但我也不能事事都依赖国家,我有双手,有修鞋的手艺,还有国家兜底政策,我相信我家的日子会越
-
陕西紫阳:千亩桃花助脱贫
3月的一个周末,陕西紫阳县委宣传部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小周发来微信,说联沟村的千亩桃花开了,并发来一段花海连天的视频。美景在前,我喊上几位朋友前去写生。 车出县城,驶上紫阳港大桥,太阳正从东峰露出额头,汉江上水雾迷蒙。顺沿江而建的541国道一路向东
-
多重保障 不漏一人――贵州一个脱贫“摘帽”县的防贫机制探索
脱贫后如何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贵州省江口县探索的防贫监测预警机制,集监测、预警、保障为一体,对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管理、多重保障、重点帮扶,降低了返贫致贫风险。 立体监测动态预警 田间种苞谷,地里栽红薯,要想吃得饱,全靠天色好。一句口头禅,是过去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