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超市+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这样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的工作可不好找,我特别知足!近日,在辛集市王口镇中曹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扶贫冷库里,正忙着给红薯装袋打包的曹计仲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由于妻子患有重度风湿病瘫痪在床,65岁的曹计仲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守着家里仅有的几亩地
-
“将军县”向振兴高地发起冲锋――安徽金寨决胜脱贫攻坚见闻
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县,曾走出59位开国将军,有着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美誉。与此同时,亦有着超过40年的贫困史。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2019年,金寨县实现6873户13705人贫困人口脱贫,仅剩的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31%。补短板、促产业
-
慢火车上年轻的希望:连接山里山外,承载脱贫致富梦想
1月1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红峰站,列车上的两个年轻人正在和站台上的朋友打招呼。 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求医、上学的公交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贺瑞明/摄 1月10日,由攀枝花开往普
-
北京2019“花式”扶贫:投64亿助50万余人脱贫
1月13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脱贫攻坚社会宣讲专题协商会召开。会上,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汪兆龙通报,2019年北京市在脱贫攻坚中投入64亿元,全年助力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并介绍了北京在扶贫模式上的诸多创新。 内蒙古
-
“货郎干部”扶贫记
货郎经济,宋代即盛行,延续上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日益便利,货郎逐渐消失。然而,记者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如今活跃着一批货郎干部,他们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驻村帮扶,种下乡村振兴希望。 第一书记卖年货 1月9日起,鄂尔多斯市乡村特产年
-
就业“产业化”,务工来兴家
韦开平到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一家食品加工公司上班,最近领到了第2个月工资。临近返乡过年,这个来自贵州从江县加榜乡平引村的90后小伙,心里很开心。 准时发工资,一分都不少。韦开平说。现在政府精准帮扶,贫困山区农民外出务工有了靠山。 从江县地处黔东南苗
-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夫妻兵”
▲分别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两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赵师伟(左一)和妻子李小英与两岁大的儿子久别相聚,其乐融融。李小英、赵师伟夫妻两人的家本来在县城,但自从分别当上扶贫第一书记后,就开始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赵师伟的母亲为支持他们的工作,卖掉了家
-
小年夜再宿贫困户话脱贫
新华社哈尔滨1月18日电(记者杨?础⒅芴祠?)当年在黑龙江省兰西县贫困户郭玉成家借宿一宿后,临别时互道来日再见时,记者没想到,再见就是三年,也没想到,三年时间,他的生活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我搬家了,现在住上楼房了,微信发你地址。电话那头的郭玉成声
-
-
一个朝鲜族脱贫村的致富“新潮流”
腊月里的东北大雪封山,还没到小年,明东村的村民们早早置办起了年货。家家户户炊烟升起,为这座朝鲜族小村庄增添了浓浓年味儿。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智新镇明东村是该市重点贫困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35.5%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