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对点”务工专车专机助力贵州贫困山区就业脱贫
近日,G4325次列车从贵州省毕节高铁站驶出,搭载着800多名务工者向长三角方向疾驰而去,这是一趟由贵州毕节开往浙江海宁的点对点返程务工专列。 车厢内,这些来自贵州乌蒙山区的人们满怀着对新一年的期望,踏上了返岗复工之路。去年12月回家过年,原本今年2
-
当种植户为卖崭谭赋钍保怯谜庹写蚩
新华社广州3月10日电(记者壮锦)山里的20亩柑桔树纷纷挂果时,广西龙胜县乐江镇乐江村的杨祖益觉得终于要实现脱贫了。可一场疫情突然来袭,正月十五都过完了,收?崭痰拇蠡醭祷姑焕础? 看着已经泛黄的果实,杨祖益心里非常焦急。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种的?崭淘?
-
重庆:扶贫车间复工助脱贫
3月9日,在位于彭水县的扶贫企业重庆康百矿泉水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3月9日,在位于彭水县的扶贫企业重庆康百矿泉水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近日,重庆市彭水县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组织扶贫企业、扶贫车间有
-
墟里小熊:致力于“古村新生” 让“活”的乡村留下来
春节期间原本营业的四家店都停业了,原有订单也都全部退款或者改期。整体营收估计损失100万左右。目前还没有整体复工。乡村民宿的房租并不高,困难主要是人力成本,还有施工滞后会影响整村运营项目的开业时间,以及2020年的整体营收。墟里的创始人小熊表示。
-
按下“快进键” 扶贫“不打烊”――山东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一段时间以来,山东各地通过扶贫车间、N+1帮扶机制、扶贫农创体等多种形式,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做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扶贫不打烊。 扶贫车间动起来 在菏泽市郓城县张鲁集镇凯达制衣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
-
“农光互补”成为脱贫致富之光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王立彬)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的光伏发电农光互补,已经成为带就业、促增收的脱贫致富之光。 记者7日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为化解当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
-
辣子村的路通到“心头”
从贵州剑河县城出发,车子沿着水泥路缓缓前行,弯道一个接着一个,短短6公里路程、走了约30分钟后,记者来到辣子村。 这是一个被大山拥抱的苗族村寨,299户1507人全是苗族。走进村里,只见一栋栋吊脚楼立在茂密的林间,刚翻过土不久的田里,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
迎来春天的燕茶村
春风和煦,雨后的茶山绿意盎然,身着民族服饰的侗族妇女忙着采摘春茶。村里,叮咚作响,多户村民正在起新房,亲戚邻居纷纷前来帮忙。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的燕茶村,是典型的高山侗寨,属于深度贫困村。近年来,村里大力培育茶叶和油茶产业,侗族同
-
帕米尔高原羊倌脱贫变身“甜瓜王”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日电(记者曹志恒、马锴)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山上放羊和下山种瓜这两种营生似乎没有太大差别,然而,对于世代生活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牧民而言,这一转变,不仅帮助边境少数民族群众跨越了高原,还创造了新的历史。 两年前,斯提
-
用“绣花功夫”做好扶贫 重庆非重点贫困地区脱贫不松劲
住了几十年的土瓦房去年改建成砖房,养了50只鸡1头猪,流转了1亩多土地,种了2亩多稻谷和玉米,平时在村里的茶园、种植基地务工。在重庆市市级贫困村永川区宝峰镇龙凤桥村,曾因老伴生病致贫的70岁村民聂绍元向记者细数生活节节高时说,去年我们老两口收入2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