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站携手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武汉综合试验站赴广西三江扶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扶贫工作。9月22日,广西水产技术推广站携手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有关专家赴三江侗族自治县 举行广西三
-
“姜经济”让农民家门口致富
霜降前后,抚宁区留守营镇西庄村小江专业合作社的姜田里,一片热闹的生姜采收场面:采收机插入垄沟深处,隆隆声响处,新鲜的生姜顿时与泥土分离,一旁的工人轻轻一拽,整株生姜顺势倒地。工人们蹲在垄间用果树剪利落地剪断茎部,将整块生姜收入筐中。 西庄村
-
河北巨鹿县: 金银花开富农家
“金银花是我们的致富花。成长期产出的金银花,可以当药材卖;枯萎期可以做盆景,即使完全枯萎了还能做根雕用。”河北省巨鹿县金玉庄金银花园艺小镇里,金银花种植大户李根茂经常“客串”讲解员,到金银花博物馆为游客讲解巨鹿金银花的“用武之地”。 巨鹿县
-
河北黄骅600年传统冬枣助农户致富
国庆假期,正是河北省黄骅市冬枣采摘季,在该市滕庄子镇孔店村街道两旁,摆满了一筐筐的新鲜冬枣,采购商和枣农摩肩接踵。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来自外地的大货车,村里的加油站业务繁忙,诸多快递公司都在这里开设了店铺。 孔店村73岁的村民孔德明1989年开始种植
-
山东聊城:蔬菜尾菜科学处理废变肥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是鲁西农业强县,也是蔬菜生产大县,每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350万吨左右,产生的各类蔬菜尾菜约有8-10万吨。针对大量的尾菜污染环境、堵塞道路河道、传播病虫害、资源浪费这一长期困扰农业农村的难点问题,阳谷县探索实
-
青州:多年大棚地,长出小蘑菇
10月23日10点,青州市高柳镇西水渠村大棚区,59岁的种植户闫相河与老伴正在棚里管理西红柿。记者看到棚内土壤松软,地上长着很多小蘑菇。“你看这土壤,我一抓就很松,颗粒状。再看看植株,都很壮,叶子绿得发黑。也没有了往年的病毒症了。”闫相河说。 闫相
-
充分利用秸秆,“新农人”能做些什么
秸秆利用是个老话题,老话题常常被提起,可见它的“文章”还没做透。近几年,各地都在培养“土专家”和“田秀才”,在这些拥有专业技能的“新农人”的带动下,出现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秸秆综合利用带来了新气象。 进入9月中旬,玉米大量收获期还未到
-
农林牧复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产融合 盐碱地结出红苹果
日前,潍坊滨海区胜伟盐碱地生态农牧产业(示范)园内,紫花苜蓿等牧草迎来了新一茬的收割,金黄的秋月梨也挂满了枝头。在3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原先这片土壤非常贫瘠,长满了杂草,它的有机质含量是在0.1%至0.2%的样子,下雨之后土壤也不能很好地
-
“齐品?淄博 数字农谷”打造农业产业矩阵
沂源红苹果、山东黑牛、博山猕猴桃、淄川富硒软籽石榴与廖坞小米、临淄西红柿、新城细毛山药、周村烧饼……提起淄博,这些响当当的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张美味“名片”,形成了自南向北“南部生态特色农业、富硒高锶康养农业、中部休闲观光都
-
青州市扶强培优银瓜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青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中关于“青州银瓜”的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将培育打造“青州银瓜”品牌作为助推优质农业品牌培育的重要抓手,让昔日“贡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