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家人”
□记者 刘 青 林果飘香远,绿色富民来。在赞皇县土门乡寺峪村后的山坡上,上千亩果树带动了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的土门乡寺峪村,街道宽阔洁净、房屋整齐划一,农家乐、采摘游,贫困户笑开颜。寺峪村的转变,凝聚着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的心血和汗水。王兰
-
红枣带来红红火火好日子
(记者 杜倩倩 通讯员 梁君怡) 日前,在鹿泉区上寨乡梁庄村,给自家几十棵枣树修整好枝丫的刘计珍回到家里,在等待午饭烧好的间隙,他拿出几颗枣当零嘴儿,大枣味道甘美,甜而不腻,吃得他惬意地眯起了眼。今年,他家的枣丰收,足足卖了5万元。 冬季的太行
-
脱贫“领头羊” 带着乡亲奔小康
□记者 刘 青 陈春芳是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劈山修路,垒塘筑坝,发展旅游,带动沟域发展,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陈春芳因此被评为第六届石家庄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车谷砣曾是个有名的深度贫困村。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
-
无公害大葱种植富农家
(记者 贾姝媛 通讯员 甄建坡)拔葱、去泥、整捆、装车近日,无极县大陈镇高陵村无公害大葱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数百名村民正紧张地劳作。每棵大葱足有一米多高,葱白莹润,葱叶青翠,粗细均匀,十分喜人。俺村的大葱辣味浓烈、葱白酥脆、富含蛋白质、脂肪
-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迎来好“钱”景
(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刘梅全)深秋时节,在行唐县玉亭乡河北饶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彩钢大棚里,一架架肉嘟嘟的圆状白灵菇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采摘、包裹、装箱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的白灵菇不愁卖,每公斤40元,现在7个大棚每天可采摘1400多斤的白灵菇,效
-
深泽县红薯丰收“甜蜜”致富
□记者 李坤晓 10月22日,在位于深泽县河北吉胜果业有限公司的田地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根根沾满泥土的红薯被挖掘而出。 老王,你这地里长得红薯可真不错!从北京而来的收购商余康奇正蹲在地垄旁,用力去掉红薯上的泥土查看品相,我听朋友说老王这里的红
-
行唐县“桑树经济”铺出致富路
(记者 杜倩倩) 10月13日,虽然不是桑葚收获的季节,但在行唐县的河北千千紫桑葚产业园里,工人们有的穿梭在桑树林里,有的擦拭着即将投入生产的制茶机器,大家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马上就到霜降节气了,也是桑叶采摘的好季节,经过霜洗礼之后的桑叶,叶内的
-
农文旅融合催开村民致富花
(记者 贾姝媛 通讯员 梁建云) 这活动搞得真不赖,俺们可是沾大光了! 在井陉县孙庄乡洛阳村,说起首届岁岁平安苹果采摘节,果农潘俊科脸上笑出了花儿。 今年41岁的潘俊科,经营着13亩果园。以往到了苹果丰收季,他就开始犯愁。自己卖,早出晚归,到处赶集
-
瓜果飘香醉游人 采摘经济富山村
(记者 李坤晓 通讯员 安献锋) 10月12日,赞皇县土门乡寺峪村村后的山坡上,目之所及一片绿意,上千亩果树随风摇摆,散发出阵阵果香。 在村民王爱群的果园里,有不少游客正忙着采摘苹果。这里苹果个头大、糖分足,吃起来口感也特别好。空闲时间带着家人来这
-
甘肃:产业为“戈”决战脱贫
全国脱贫看甘肃。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扶贫产业,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受惠于不断完善的产业扶贫政策体系,近年来,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