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族青年“文化创业”带动乡村技艺“复兴”
时隔十七八年,76岁的侗族老人王阳英又开始织布和染布了,寨里一位年轻人文化创业的成功激发了她重拾侗族传统技艺的决心。 我们侗族很多人从小就学习织布、染布,我以前自己也织布、染布、缝制衣服,后来市面上机器织布多了、快了,我们又要出门干活挣钱,就
-
“诗人书记”李喜德的脱贫经
初冬时节,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兴化村层林尽染,天蓝山幽,一派诗情画意。在位于半山腰的蜂场里,李喜德给弱蜂喂食,忙得热火朝天。今年喂好蜜蜂,明年能多分出150多箱。真是喜看蜜蜂巢前跳! 李喜德是兴化村的村支书,因为喜欢读诗、经常学写诗,被村民们亲切
-
敢尝鲜 爱学习 懂市场――“新农人”塑造农民新形象
丰收时节,记者看到一群群80后90后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爱西装,也爱运动潮牌;爱学新知识,也敢用新技术;会规划懂法律,还懂市场营销人们对农民种地不读书,保守又封闭的刻板印象,正因这群新农人悄然改变。 身高1米85,结实壮硕,肤色黝黑,暴露了陈颖8年农
-
下台村驻村第一书记邓生栋:把产业和经营智慧留在了大山
脱贫了,日子也好了,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台乡下台村村民依旧忧心忡忡:邓书记走了我们该咋办? 过去多年来,对于下台村村民而言,贫困就像夹在村庄两旁的大山一样,移不动、搬不走。下台村党支部组织委员祝保年说:过去挣钱就是靠种地、外出打工,村里你穷
-
四川江油一村支书牺牲在抗疫一线
新华社成都2月7日电(记者谢佼)2月7日凌晨3时30分,四川省江油市马角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柏停止了呼吸。57岁的他连续奋战,倒在了农村防疫一线的岗位上。 1月30日上午10时,57岁的刘永柏,刚从村疫情监测点回办公室,和文书李明华一起填报疫情表格,因过度
-
9年发2500万元“年终奖” 江西一种粮大户这样激励农民种地
1月8日傍晚,在江西省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举行的绿能农民增收节暨十周年庆典现场,400多万元现金垒成一座金字塔,引来众人围观。当地种粮大户凌继河又要给农民发年终奖了。 为激励农民种地,改变人们对农民的传统印象,凌继河已经连续9年以现金的方式给农民发
-
草原上的“网红鸡将军”
10月30日,在黑龙江省明水县的草原上,桑庆军和他的溜达鸡在一起。 10月30日,在黑龙江省明水县的草原上,桑庆军在三轮车上抛撒饲料喂鸡。 10月24日,在黑龙江省明水县的草原上,桑庆军在喂鸡(无人机拍摄)。 在黑龙江省明水县的草原上,桑庆军站在三轮车上用
-
那些驾着无人机进军棉田的农业新人
从安徽组织30多架无人机来新疆,马洋洋给棉田打脱叶剂一个月多了。回想去年此时初来新疆作业,马洋洋有种恍惚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年跑的地方太多了。 这个1994年出生在安徽农村的大男孩,曾经一心就想满世界转转。但父母之命让他自从初中毕业就留在了
-
甘肃一农民告别打工谋生 返乡当“羊倌”领村民“发羊财”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杨咀村德旺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德荣给羊添加饲料。 耿洋洋 摄 甘肃西峰一农民告别打工谋生 返乡当羊倌领村民发羊财 中新网兰州 12月19日电 (耿洋洋)冬日,寒风凛冽,田野里多了几分清冷和沉寂。但走进甘肃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杨咀村德旺
-
驻村第一书记原玉荣:百姓们的“家里人”
一个双肩包、一辆电动车、一包方便面,再拿上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原玉荣的四大法宝。驻村4年,近千户的村子原玉荣每家每户至少走访了6遍,她不仅带领村民摘下了贫困帽,也从城里来的女干部变成了百姓们的家里人。 从新蔡县李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