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建立数字化试验田推动新技术应用
搭载有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在田地上空飞行,多台白色传感装置在田间有序排列,不远处的实验室内,科学家们正根据各种仪器发回的信息,分析着田里小麦和甜菜的生长状态……这片不大的农田位于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农民空间”数字化试验田
-
日本: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户培育植物新品种
“几年前,我从没想过能把草莓卖到东京。现在,我们的草莓在东京等地的市场上很受欢迎,我对未来的销路充满信心。”56岁的柴田智明是日本冈山县冈山市的一名草莓种植户。眼下,他正在忙着采摘一种叫作“晴莓”的草莓新品种。在东京,15粒一盒的“晴莓”售价
-
巴西:对大豆种子进行“热带化”改良
“上世纪70年代我刚接手农场时,每公顷土地仅能收获900公斤左右的大豆,而目前每公顷产量已达到4.8吨。”再过一个月,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农户卡尔穆将迎来大豆收获季。望着田里那一抹抹翠绿,卡尔穆喜上眉梢,似乎已经看到了今年的好收成。 几十年来,卡尔
-
罗马尼亚:农业国际合作推进当地种植结构优化
罗马尼亚是欧洲“粮仓”之一,谷物生产量多年位居欧洲前列。然而,受生产效率较低和生产品种单一等因素的影响,罗马尼亚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经济作物和果蔬产品,农民的收入也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罗马尼亚将目光投向了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多的农业
-
东南亚国家努力确保粮食稳定生产
核心阅读 作为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地区,东南亚国家积极采取农业扶持措施,在积蓄力量战胜疫情、保障农民利益和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虽未在农业初级生产领域造成严重影响,但对粮食的国际贸易与
-
孟加拉国:“漂浮菜园”破解农作物种植难题
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在水面,丝瓜、苦瓜、菠菜、茄子、秋葵、生姜等作物栽种其中。收获季节,撑上一尾小船,在阡陌交纵的水道里穿梭,伴着水面上惊鸿一瞥的飞鸟,将“菜地”里的作物一一收起――这是很多孟加拉国农民雨季时进行农业活动的方式。这
-
巴西:“留而不采”保证物种生存延续
2020年3月,巴西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的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巴西首个、全球第五十九个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每年4月至10月旱季来临的时候,生活在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的农户就会上山采摘“永生花”。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生效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起生效。首批“上榜”的中欧各100个地理标志即日起受到保护,这意味着中国和欧盟的更多特色优质名品将进入彼此市场,不仅将更好保护中欧企业权益,也会让双方消费者买得放心。 地理标志是识别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也是知识产权
-
东非国家积极防控蝗灾
核心阅读 东非地区从今年年初开始遭遇新一轮蝗灾。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蝗灾再次来袭将使粮食安全本就脆弱的东非国家面临考验。东非多国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避免蝗灾引发严重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表明,过去数周,受益于地区灭蝗行动的持续
-
日本种苗保护记
日本是农业小国,农业产值只占GDP的1%;日本同时也是种子大国,其种子不仅能够满足国内使用,还出口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从国外进口到日本的蔬菜、农产品,其实都是日本种子境外种植后返销日本的。 日本最大的粮食品种是稻米。该国拥有560多个水稻品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