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拓思路  学思悟行促成长——四川省蚕丝学校2025年度省级教师实践项目活动纪实(二)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10-27    作者:佚名

  为促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深化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转化,增强教书育人综合能力。10月14日至18日,四川省蚕丝学校组织跟岗实践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与实操工作坊相结合的集中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紧扣职业教育发展前沿趋势与一线教学实践痛点,邀请行业专家与校内骨干领衔授课,构建“理论学习-案例参考-实践输出”的闭环学习体系,旨在推动教师将先进理念与前沿技术转化为优化课堂设计、提升教学实效的实践行动,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师资基础。

  教学成果凝练:掌握申奖逻辑,破解转化难题

  10月14日下午,原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办主任、二级教授任兴灵以“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提炼与表达策略”为主题开展讲座。他从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案例切入,解读《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核心标准,拆解获奖成果共性特征,并针对申报痛点明确成果报告撰写四要素,结合四川省2025年申报要求提醒教师提前积累实践材料,为教学成果转化与申报提供系统性指引。

  

  知识图谱应用:技术赋能教学,实现精准育人

  10月16日,四川省蚕丝学校服装专业正高级讲师、省级培训专家黄英通过工作坊,以《服装结构制图》在线课程为例,指导教师完成知识图谱构建、“知识-问题-能力”三图谱联动智慧课程搭建及AI工具应用实操,有效破解传统教学中因材施教难、学用脱节等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育人体系,实现德技并修

  10月17日下午,四川省蚕丝学校机电专业高级讲师、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新时代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主持人王齐结合学校“三位一体、五课融合”大思政育人体系案例,从学校、专业、课堂三个层面讲解课程思政落地路径,并分享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德技并修。

  

  教育智能体构建:解锁工具效能,革新教学模式

  教育智能体构建作为本次研修的创新亮点,10月18日,由西华师范大学杨海茹教授通过实操工作坊展开教学。她结合教师教学与成长需求,介绍主流教育智能体在教学全流程的应用实例,指导参训教师掌握豆包、扣子空间等平台的智能体搭建全流程与多模型融合技巧,还邀请研究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助力教师独立完成贴合学科需求的个性化智能体搭建,为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注入科技动能。

  

  此次研修活动精准对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核心需求,不仅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迭代升级,更提升了教师在教学成果转化、智慧课程建设、思政育人、智能教学工具开发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未来,四川省蚕丝学校将持续完善跟岗教师实践支持体系,通过跨校教研、联合比赛、常态化技术交流等举措,推动教师将研修所学转化为教学实效,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26/2025/10/24/f1686d95b7284f2cb529ec022288eb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