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引种椰枣挂果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近日,从国外引种的椰枣经过多年培育,在保山市成功挂果。这标志着热带特色水果在我国西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种植取得重要进展,为区域特色农业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椰枣资源研究课题负责人介绍,这批椰枣的引种可追溯至2017年,当时从国外椰枣产区引进种质资源,经过催芽、育苗,于2021年在潞江坝种植。

  “椰枣生长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从种子到挂果需要耐心和技术的双重保障。”省农业科学院热经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季,科研人员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成功促成椰枣树开花结果。

  椰枣被誉为“沙漠面包”,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的椰枣主要依赖进口。此次椰枣在保山引种试种成功,不仅丰富了我国热带水果种植图谱,展现了农业科技在跨区域资源利用中的潜力,也为保山干热河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作物选择。

  “如果后续推广顺利,椰枣有望成为保山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省农业科学院热经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椰枣耐旱、节水,非常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可与咖啡、坚果等作物形成互补,丰富特色农业结构。

  目前,省农业科学院热经所科研人员正致力于椰枣果实品质及种质资源遗传特性的系统评估、品种选育等工作,下一步计划扩大试种范围,进一步验证椰枣在当地的经济性和适应性,同时探索“椰枣+咖啡”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陈云芬)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5/zhoushilianbo-new_0904/14213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